糖尿病(DM)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一組慢性代謝疾病,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 ( T1DM )、 2 型糖尿病 ( T2DM)、 妊娠糖尿病 ( GDM) 和單基因糖尿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 diabetesatlas. org) 的統計,截至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超4.63億,預計2045年將增至7億。中國已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患者超過1.16億。發生1型糖...
2002年發表的《1991-2000年全國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發癥及相關大血管病變回顧性分析》調查結果顯示,當時中國糖尿病并發癥患病率分別為:高血壓31.9%;腦血管病變12.2%;心血管病變15.9%;下肢血管病變5.0%;眼部疾患34.3%;腎臟病變33.6%;神經病變60.3%,糖尿病并發癥總患病率為73.2%。
糖尿病足作為糖尿病中的一種常見并發癥,屬于肢體缺血性疾病,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嚴重可造成患者的截肢風險,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多以藥物進行治療,但是其療效有限,而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更利于促進患者的局部血管形成,療效十分顯著,以此來減輕患者的疼痛,并且有效地減少其潰瘍的面積,乃至愈合。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病足的三種機制1. 干細胞通過定向分化成血管內皮細胞、平滑肌細...
全世界目前有超過四億的二型糖尿病(T2DM)患者,僅在2019年因為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而死亡的人數高達420萬。T2DM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最為嚴重的慢性病之一,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胰島素抵抗、胰島功能耗竭。傳統T2DM治療藥物依然難以使部分患者血糖恢復正常,并且有造成低血糖、腹瀉、惡心、嘔吐等多種不良反應的可能性。為了增強MSCs針對T2DM的療效,清華大學杜亞楠研究團隊利用慢病毒感染體系對人...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的治療已成為臨床工作中的重點工作。常用治療措施如藥物支持、物理治療等并不能根本上治愈糖尿病,只能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近年來,醫學領域針對干細胞的研究不斷取得突破,更是在糖尿病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 隨著干細胞治療醫學技術的興起,干細胞于糖尿病的治療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干細胞的特點是可無限增殖出具備不同功能的子代細胞,同時兼具一定的自我更...
方法:選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診治的56例糖尿病足患者,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28例和觀察組2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說明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的應用有利于優化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治療工作。
隨著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發病率的與日俱增,糖尿病腎病成為終末期腎病和腎臟透析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臨床治療糖尿病腎病的主要策略是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控制高血糖、高血壓和調節血脂異常。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糖尿病腎病的發病過程與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糖脂代謝紊亂、免疫炎癥反應、氧化應激、 腎臟細胞自噬異常、遺傳和表觀遺傳因素等病理生理機制相關。間充質干細胞的特征臨床前研究證實,間充質干細胞能夠發揮多...
導讀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作為治療糖尿病的胰島β細胞替代療法領域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化學組合增強人多能干細胞衍生的3D胰腺祖細胞簇向功能性β細胞,可使β細胞的分化率高達80%。1型糖尿病是因為患者身體胰島素代謝不夠或欠缺而造成的,一般狀況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被毀壞達80%之上,且目前尚無治愈方法,對大多數患者來說都很難控制。近日,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
糖尿病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之后的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且其中90%以上為2型糖尿病。目前,臨床上治療2型糖尿病主要是通過飲食、運動、藥物和注射胰島素治療,但常常無法取得滿意的效果。近年來,隨著干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成體干細胞尤其是間充質干細胞(MSC),因具有取材方便、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等特點,被部分研究者用于2型糖尿病的臨床治療,并取得了較好的短期療效,為治愈2型糖尿病帶來了希望。「糖...
臨床上常見的難題為慢性難愈性創面,多合并有糖尿病、嚴重創傷和惡性腫瘤等疾病。臨床治療慢性難愈性創面的主要方式有無菌紗布覆蓋、外科清創和封閉負壓引流等,如有需要,可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采取植皮術或皮瓣轉移術,但創面整體愈合情況不理想,只有約30%~60%的患者完全愈合,因此臨床上迫切需求一種快速有效的療法。脂肪干細胞 (ADSCs)是機體內的成體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在人體內分布廣...
糖尿病足(DF)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經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出現感染、潰瘍形成和(或)深部組織的破壞。然而常規治療后仍具有危害大,花費多,致殘、致死率高等特點,因此尋找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案尤為重要。視覺中國干細胞移植是一種新興療法,是基于干細胞無限增殖與多向分化潛力,從而去修復甚至替換損傷組織或器官。在治療DF時,已有試驗表明,骨髓或者外周血來源的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后都取得...
根據2013年我國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結果,18歲及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 (T2DM)患病率為10.4%。T2DM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為胰島素抵抗伴隨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傳統內科治療并不能從源頭上解決胰島素抵抗及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為了克服這一現狀,科學家們正逐步將研究重點轉移至干細胞治療糖尿病領域。干細胞是一類具有極強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使其成為修復胰島病理...
糖尿病現狀: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數為3.5億,且快速增長,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6%。持續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異常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從而導致微血管和大血管并發癥。傳統療法糖尿病治療現狀:胰腺移植和胰島細胞移植可改善機體血糖調控能力,但供體來源缺乏及免疫抑制劑的終生服用,標準化的分離方法難以建立均限制了胰腺移植和胰島細胞移植在臨床上的應用,因此,須探索新的策略以實現最佳的...
糖尿病作為繼心血管疾病,腫瘤疾病后的全球三大類疾病之一的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且其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20世紀末全世界已有約 1.00億的糖尿病患者,到2035年預計將達到5.92億。 糖尿病是全世界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備受世人關注。WHO推薦糖尿病分四種類型Ⅰ型糖尿病一種胰島β細胞嚴重喪失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10%。Ⅱ型糖尿病是一種由胰島素抵...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發癥之一,是終末期腎病的首要病因,在我國終末期腎病患者中,15%以上為DN。其發病機制包括:(1)氧化應激損傷;(2)晚期糖基化終產物的 堆積;(3)慢性炎癥反應;(4)腎素一血管緊張素系統的改變。DN組織學改變包括腎小球硬化、 腎小管間質纖維化、小動脈玻璃樣變等M1。目前糖尿病腎病常規治療的效果欠佳,只起到延緩病情發展的作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是存在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