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疾病剛開始時不易察覺,但是會造成失明、腎衰竭、心臟病、中風、截肢,甚至死亡,它的名字你肯定不陌生——糖尿病。糖尿病(DM)是一組由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其生物功能障礙引起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我國2019年糖尿病患者達1.16億,預計到2045年將上升到1.5億。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環境,可引發多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以及功能障礙。隨著病程延長,其代謝紊亂可...
“胰島素是糖尿病治療的“終極武器”嗎?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醫學開始向更微觀的細胞層面傾斜。從以往治病只看表征,到如今探尋疾病更深層的治愈可能,干細胞在糖尿病治療領域發揮到了極致,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治愈”更進一步。“不治之癥”、“不死的癌癥”一直是壓在糖尿病頭上的兩座大山。盡管它并不像癌癥那般給人帶來“生與死”的威脅,但長期服藥和并發癥的糾纏也讓一眾糖友身心俱疲。藥不能停也就算了,對...
糖尿病(DM)是由于胰島素分泌或利用障礙而引起的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點的代謝性疾病。 長期血糖升高可使人體出現微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并發癥。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的主要健康問題。目前全球約有4.51億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4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6.93億;每年全世界至少500萬人死于糖尿病,用于糖尿病患者支出的醫療經費至少8500億美金。...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多種分化潛能的細胞,在不 同的器官微環境中可以分化成不同的細胞。骨髓中有多種分化潛能的干細胞,包括間充質干細胞、造血干細胞、內皮始祖細胞等。我們用自體骨髓干細胞經門靜脈輸注治療肝硬化取得了明顯療效。主題研究人員探究干細胞移植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是否可以促進胰島β細胞的修復重建?目的:研究不同途徑輸注自體骨髓干細胞對失代償期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方法:研究人員采用兩種方...
與傳統治療糖尿病的方法相比,干細胞治療是修復自身的胰島功能,改善糖尿病癥狀。經過干細胞的治療,約65%的病人都擺脫了對胰島素或口服藥物的依賴。早在2013年,"全球67家頂級醫療,保障極致人生"的海外醫療峰會上就發布過干細胞治療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相關信息。權威機構已經運用干細胞技術治療1500例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200多例,效果好且無一例醫療事故。糖尿病有哪些危害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急性并發...
1922年,班廷等人發現并提純了胰島素,將其成功應用于糖尿病的治療,這一發現拯救了千千萬萬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全世界首個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Elizabeth Hughes的治療前(左)和治療后(右)然而,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只能通過胰島素治療來維持,尚無其他任何辦法解決導致疾病的根本問題——胰島細胞無法自己產生胰島素。推薦閱讀:胰島素發現100周年,探究干細胞療法...
糖尿病下肢缺血是糖尿病一種常見的并發癥,臨床表現為下肢動脈硬化和閉塞,血管閉塞后側支循環能力極差,導致下肢血流灌注嚴重缺乏,隨著病情發展遷延,患者足部因位于肢體遠端,末梢循環差,往往合并感染,破潰和壞死,形成糖尿病足(DF) ,嚴重時不得不釆取截肢的治療手段,極大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推進,干細胞行業將會迎來高速增長期。在未來5-10年間,身體組織和器官“再生”將會逐...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由致病因素引起胰島素分泌缺乏或胰島素抵抗繼而引發糖代謝紊亂的疾病。目前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一種由T淋巴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胰腺β細胞被破壞導致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進而使機體多器官長期暴露于高血糖環境,導致嚴重的心血管、眼、腎及神經系統病變。目前1型糖尿病主要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患者需要保證不間斷高質量的胰...
1型糖尿病(T1DM)是在遺傳易感性基礎上,由外界環境因素作用引起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導致胰島細胞損傷和破壞,最終致胰島功能衰竭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統的紊亂是其主要發病機制,表現為機體中樞及外周免疫耐受的破壞、免疫細胞的活化、局部和循環炎癥因子的分泌,以及氧化應激反應靶向破壞胰島β細胞。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多向分化和低免疫原性等生物學特性,可分泌大量細胞因子,激活免疫調節系統,誘導免疫...
前言 /糖尿病 (DM) 是世界上致死致殘率較高的疾病之一。當胰腺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機體發生胰島素抵抗,而導致高血糖時,就會發生這種慢性代謝疾病。2型糖尿病 (T2DM) 是目前已知的三種糖尿病類型中之一,也被稱為生活方式病,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85%~95%。T2DM患者通常都患有胰島素抵抗和/或胰島細胞功能受損。全球約有近4.25億人被確診患有糖尿病,預計這一數字到2035年將增加50...
近年來研究發現,干細胞對多發性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2型糖尿病等免疫性疾病也具有治療效用,目前臨床上通過移植干細胞治療糖尿病,主要是將同種或異種異體移植進入宿主體內進行誘發分化。此外,研究發現具備功能性的胰島樣細胞可由干細胞分化形成。糖尿病發病機制糖尿病是目前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對人體的代謝以及免疫系統造成嚴重危害,其主要由于體內缺乏胰島素以及相關靶細胞的抵抗引起的血糖異常疾病。當體內胰島...
糖尿病是一種多病因、多機制導致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隨著病程進展,胰島β細胞功能衰竭,代謝紊亂進一步加重,出現糖尿病腎病(DN)、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糖尿病足(DF)、 糖尿病性神經源性膀胱等相關并發癥。國際糖尿病聯盟指出,如果沒有更有效的干預措施,全球糖尿病患者預計2030年達到5.78億人,2045年將達到7億人,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比最高,達90%~ 95%...
今年是胰島素發現100周年,胰島素的發現為治療1型糖尿病患者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1921年,加拿大醫生Frederick Banting和他的助手Charles Best首次從狗的胰腺中提取了胰島素,并證實了其對于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從那以后,糖尿病徹底告別無藥可救,迎來全新時代......Banting 博士(右)和 Charles Best(左)1922年,14歲的1型糖尿病患者Leona...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終末期腎病最主要的原因,以腎小管間質纖維化、微蛋白尿、腎小球和腎小管基底膜增厚以及腎臟炎癥反應為其主要病理特征。雖然藥物在控制血糖水平中有效,但是在控制和預防慢性并發癥方面未見明顯效果,以干細胞為基礎的治療逐漸成為糖尿病腎病的新的療法,與單純的藥物治療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而以干細胞為基礎的治療逐漸成為糖尿病腎病的 新的療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骨髓間...
糖尿病(DM)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隨著病情逐步加重,還伴有其他嚴重并發癥,對人類生存質量產生一定影響。長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損并危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等,常見糖尿病導致的病變有,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病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心肌病變登。間充質干細胞 (MSCs)因 其自我更新和可分化為3個胚層細胞的能力,而成為糖尿病β細胞替代治療的另一可供選擇的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