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體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臨床研究進展發表時間:2021-09-24 16:43作者:杭吉干細胞科技 前言 /糖尿病 (DM) 是世界上致死致殘率較高的疾病之一。當胰腺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機體發生胰島素抵抗,而導致高血糖時,就會發生這種慢性代謝疾病。 2型糖尿病 (T2DM) 是目前已知的三種糖尿病類型中之一,也被稱為生活方式病,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85%~95%。T2DM患者通常都患有胰島素抵抗和/或胰島細胞功能受損。 全球約有近4.25億人被確診患有糖尿病,預計這一數字到2035年將增加50% ,生活質量下降、并發癥和經濟負擔是T2DM患者面臨的主要問題。 干細胞由于其免疫調節和自我修復的特性,或能促進受損胰腺的再生,成為T2DM的較有前景的候選治療方法。 再生醫學領域的科學人員,已開展大量使用動物模型的臨床前研究,以及多項人體臨床試驗,用以評估干細胞療法治療T2D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不同類型的干細胞中,骨髓來源的單核細胞 (BM-MNCs) 和間充質干細胞 (BM-MSCs) 是測試最多的細胞類型,并被認為在治療T2DM中是安全的。 根據國際細胞和基因治療協會 (ISCT) 的說法,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MSC)是多能干細胞,可分化為中胚層譜系,包括脂肪細胞、軟骨細胞和成骨細胞,它們在1960年代由Friedenstein首次發現。BM-MSCs因其特殊的生物學特性,包括易于分離、自我增殖能力和通過旁分泌機制產生的免疫調節作用而成為再生醫學療法的重要候選。 此外,這類細胞還可以激活其他組織特異性干細胞,并刺激新血管生成及促進組織修復,BM-MSC已被廣泛用于治療各種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肝臟再生、骨和軟骨愈合、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肺窘迫綜合征。 自體干細胞治療,受到病史的局限根據此前其他媒體的報道,在T2DM 患者中,自體BM-MSC 輸注可降低胰島素抵抗和血紅蛋白A1c (HbA1c) 水平,但治療效果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 另外兩項臨床試驗也表明,在給藥后的9個月和2年后觀察到干細胞效力喪失,所以BM-MSC對T2DM患者的療效也存在質疑,迄今為止,只有一項研究試圖評估通過三種途徑應用自體BM-MNC的效果評價,包括胰十二指腸上動脈、脾動脈和外周靜脈途徑。因此,根據干細胞本身的質量和給藥途徑評估自體BM-MSC治療T2DM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思考。 參考資料 Sood V, Bhansali A, Mittal BR, et al. Autologous bone marrow derived stem cel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 defining adequate administration methods. World J Diabetes. 2017;8:381-389. 根據近期發表在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未超重且患病時間未滿十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從來源于自身的骨髓提取的干細胞治療中受益。 該項研究總共招募了30名具有不同體重指數的成年患者,他們的2型糖尿病病史1~25年不等。每位受試者的方案為:兩次靜脈輸注細胞和胰腺定向注射細胞。 本次試驗對入組的107名患者進行了篩選,最終選擇30名符合研究標準的患者。根據移植途徑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通過靜脈輸注干細胞,另一組通過胰背動脈注射干細胞。 研究人員對患者進行了48小時的監測,并每隔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和一年對他們進行重新檢查。治療后沒有發現患者的健康出現重大問題,結果顯示這些患者從兩種輸液方法中受益。該研究所的研究主任Liem Nguyen 說:“我們的患者對手術耐受性良好,并且在治療后血糖水平出現短期下降。”“我們還發現,他們中的一些人能夠暫時減少服用糖尿病藥物的劑量。”Vinmec 研究中的患者根據他們在干細胞輸注前經常服用的糖尿病藥物分為三組。有些人只用胰島素維持血糖水平。其他人服用藥物但不服用胰島素,還有一些人服用胰島素和藥物的組合。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有兩名患者在12個月的隨訪中,胰島素依賴劑量減少,平均減少量為6 IU/天;在使用藥物組合方案的10名患者中,有5名患者在細胞干預后12個月減少口服藥物的使用,平均減少868毫克;在12個月的隨訪中,三名將胰島素與單一藥物聯合使用的患者中有一名減少了藥物劑量,但增加了胰島素用量;在11名將胰島素與多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患者中,有5名患者減少了口服藥物的使用,另外2名患者在給藥后12個月后減少了胰島素的使用;1例胰島素聯合單一藥物的患者在給藥后6個月減少了口服藥物的使用。 總的來說,在接受治療后,超過一半的患者能夠降低糖尿病藥物的劑量。 長期患糖尿病,降低干細胞增殖能力另外,在此項研究中,還發現從糖尿病患者中分離出的BM-MSC在具有標準葡萄糖濃度的無異種和無血清條件下培養,表明T2DM衍生的BM-MSC的增殖能力受到影響。此外,在評估T2DM和病程超過10年的患者的研究中報告了BM-MSC增殖能力的降低。病程為5~15年的T2DM患者脂肪組織的MSC不僅表現出增殖能力降低,而且角質形成細胞生長因子釋放、免疫抑制潛力和存活率降低。因此在使用BM-MSCs進行T2DM治療時,必須將患病時間視為主要因素之一,這可能會影響自體細胞給藥的治療效果。 參考資料 Lafosse A, Dufeys C, Beauloye C, Horman S, Dufrane D. Impact of hyperglycemia and low oxygen tension o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compared with dermal fibroblasts and keratinocytes: importance for wound healing in type 2 diabetes. PLoS One. 2016;11:e0168058. 同時,研究小組根據所得結果提出建議: (a)兩次輸注之間的 間隔應少于3個月以維持治療效果; (b)糖尿病 持續時間和患者的BMI可能在干細胞療法 對治療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c)使用自體來源的干細胞, 更適用病史小于10年且BMI <23 kg/m 2的患者,以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我們是第一個進行將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的結果與體重指數和t2糖尿病病程聯系起來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是安全的,并為其他臨床試驗開辟了道路,”研究者Nguyen說。 參考資料 Liu X, Zheng P, Wang X, et al.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harton's 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Stem Cell Res Ther. 2014;5:57.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