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又稱為卵巢早衰( POF)。 原發性POI,指女性在40歲前發生卵巢功能減退或衰竭,臨床表現為閉經、不孕、不同程度的絕經相關癥狀 等,嚴重影響女性的健康。流行病學研究顯示,40歲以下的婦女POI發病率約為1% ,30 歲以下婦女發病率約為0. 1% ,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既往國內外將女性40歲前出現卵巢功能明顯衰退或喪失的臨床綜合征稱為卵巢早衰(POF)。P...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的信息顯示,國內相繼有46款干細胞新藥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涉及疾病包括類風濕關節炎、抗宿主病、膝骨關節炎和糖尿病足潰瘍等。目前我國有70余個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完成備案,涉及的疾病包括:急性心梗、膝骨關節炎、帕金森病、卵巢早衰、銀屑病、視網膜色素變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骨修復、不孕癥、失代償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等。2019年9月24日,科技部發布了《關于對國家...
慢性腎臟病(CKD)在普通人群患病率為8%~16%,已成為威脅全球數十億人口的公共健康問題。腎臟再生能力極其有限,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方法阻止慢性腎臟病進展至終末期腎病(ESRD),而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給全球衛生財政帶來沉重的負擔。近年來,以再生細胞為基礎的治療為慢性腎臟病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再生醫學中最常用的兩種細胞是內皮祖細胞 (EPCs)和間充質干細胞(MSCs)。已證明間充質干細胞在慢性腎...
“干細胞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代表著未來醫學發展的一大方向。”成體干細胞是臨床應用最成熟的一類,造血干細胞、間充質干細胞都是成體干細胞。其中,間充質干細胞也是干細胞家族的主要成員,而且因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和免疫調節作用,而越來越受到關注。以下是近年來全球科學家在間充質干細胞應用于疾病治療研究領域,取得的部分新突破。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在加拿大和美國,BPD每年大約影響著1萬名極早產新生兒。這些嬰兒的...
下腰痛(LBP)是最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與椎間盤退變(IDD)密切相關。據統計,多達80%的人一生中至少遭受一次LBP困擾。椎間盤退變的主要病理改變為髓核(NP)細胞減少和細胞外基質(ECM)分解,而目前的治療策略(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均無法補充減少的NP細胞或逆轉椎間盤退變的病理變化。近期研究發現,間充質干細胞可在一定條件下分化為NP樣細胞,通過補充椎間盤內減少的NP細胞而延緩椎...
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是一組起病緩慢,病程呈進行性發展,預后不良的疾病,主要以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臨床上以肌無力障礙、運動障礙和錐體束征受損為特征,多無感覺障礙。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因素主要與腦損傷、年齡、基因等相關。臨床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有帕金森,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亨廷頓病、阿爾茨海默病,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等。該組疾病發病機制仍不明,至今無特效療法。從發病開始,患者的生存期一般為3~5年。因此...
衰老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抗拒的,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衰老速度也會加速,由于干細胞數量的極具下降,人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衰老的到來,所以大多數人會現在40歲以后感到明顯衰老。隨著衰老的加速,許多與衰老有關的疾病也紛紛到來,如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老年性癡呆等等疾病。既然是干細胞的衰老導致人體衰老的加速,如果直接向身體內注入干細胞,是不是可以延緩衰老治療某些與衰老有關的疾病呢?干細胞是人體...
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 (POI)是指女性在40周歲以前因妊娠以外的原因導致提前閉經,并伴有血清雌激素下降、促性腺激素升高的特征。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學會 (ESHRE)將POI定義為40周歲以下女性,因除妊娠以外的原因導致閉經至少4個月,而且卵泡期血清檢查至少2次(2次檢查間隔時間30d以上)出現卵泡刺激素(FSH)>25 IU/L、雌二醇(E2)<73.2pmol/L。對于FSH>40 IU...
前言脊髓損傷(SCI)多見于創傷意外導致患者感覺運動功能障礙甚至癱瘓,當前臨床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減壓固定,藥物治療,對癥支持治療及后期康復鍛煉,但鑒于SCI復雜病理生理和人體相對不能修復或再生神經細胞,所以當前治療措施僅能減少殘存脊髓功能的繼續受損。視覺中國2017年,國內64歲的脊髓損傷、下肢癱瘓病人陳雙喜經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2年后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骨科病房里奇跡般地從輪椅上站起來,并在...
帕金森病(PD)臨床表現:為震顫、麻痹、運動強直、運動遲緩和姿勢步態異常等,已成 為繼心腦血管疾病和老年癡呆癥之后,嚴重威脅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三大殺手,全球已診斷出超過500萬例帕金森患者。發生帕金森原因:帕金森主要病變是由于中腦黑質部位多巴胺能神經元(DN)變性壞死,導致神經遞質多巴胺(DA)及代謝產物含量減少,而路易小體的生成是構成DN壞死直接原因。傳統療法治療帕金森效果不佳:盡管目前對...
糖尿病(DM)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一組慢性代謝疾病,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 ( T1DM )、 2 型糖尿病 ( T2DM)、 妊娠糖尿病 ( GDM) 和單基因糖尿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 diabetesatlas. org) 的統計,截至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超4.63億,預計2045年將增至7億。中國已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患者超過1.16億。發生1型糖...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ˋID:是在某些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等內因和外因誘發下自身免疫耐受狀態被打破或自身免疫性細胞調節異常,免疫系統對自身抗原產生持續遷延的免疫應答,造成了自身組織細胞損傷或功能異常而導致的臨床病癥。下圖是常見的自身免疫病、受累組織、病癥表現,及治療與預后情況:自身免疫性疾病分類據文獻報道,AID已超多100種,常見的約30余種。大多為原發性疾病,少數是繼發性。原...
1983年,科研人員首次在綿羊網織紅細胞中發現外泌體,起初被當作為細胞的排泄物。于1987年被Johnstone命名為“exosome”。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表彰其在細胞間囊泡運輸調控機制領域作出突出貢獻,外泌體在生物醫學領域引起軒然大波。外泌體形成過程那么,人們面臨急慢性肝臟疾病臨床發生發展過程中,干細胞外泌體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干細胞外泌體治療肝臟疾病的作用機...
當前交通傷害和運動傷害是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主要原因。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后,不僅會發生關節機械阻塞,而且還會引起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關節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導致運動員競技體育事業的終結。數據顯示:我國半月板損傷患者約5000萬人,發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輕化趨勢,已成為導致我國中老年人群功能殘疾主要疾病之一。半月板損傷難修復,易誘發骨關節炎半月板是膝關節的重要解剖結構,是位于脛骨平...
間充質干細胞(MSCs)是一類最初在骨髓中發現后被證實廣泛存在于脂肪、臍帶、牙髓和毛囊等組織的多潛能干細胞。它可以定向誘導分化為外、 中、內3個胚層的細胞。最新的研究表明,間充質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能通過影響非特異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中的多種免疫細胞發揮免疫調控作用,并在多種自身免疫炎性疾病中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出利用間充質干細胞分泌的外泌體替代間充質干細胞本身來發揮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