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DM)是由于胰島素分泌或利用障礙而引起的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點的代謝性疾病。 長期血糖升高可使人體出現微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并發癥。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尿病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的主要健康問題。目前全球約有4.51億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4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6.93億;每年全世界至少500萬人死于糖尿病,用于糖尿病患者支出的醫療經費至少8500億美金。...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一種風濕免疫性脊柱關節病,它以骶髂關節慢性進行性炎癥為主要特征。炎癥病變常向上蔓延至中軸骨骼、向下累及外周關節,晚期可導致脊柱或髖關節周圍軟組織纖維性或骨性強直,甚至造成嚴重畸形和殘疾。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盡管屬于關節炎的一種,但病人血液中檢測不到類風濕因子抗體,因此也被稱為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強制性脊柱炎發病率明顯要高于紅斑狼瘡、硬皮病、皮肌炎等其他自身...
就像擁有強大魔法的精靈一樣,干細胞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分化為各種不同的組織細胞,這便是干細胞最基本的魔法——自我復制和“變身”。在干細胞小精靈的幫助下,身體可以輕松地修復損傷的機體。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是干細胞家族的成員,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多潛能分化成多胚層起源細胞譜系的多能祖細胞。MSC可以遷移至損傷部位,發揮有效的組織修復和抗炎作用。間充...
人體的腸道是吸收營養以及排出廢棄物與毒素的重要器官。我國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胃腸不適,每年新增大腸癌患者達40萬人次。腸道健康至關重要,出了問題不僅給個人帶來不便,還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在人民網舉辦的一場與腸道健康有關的在線訪談中,李蘭娟院士指出,“每一個健康人腸道當中都有一公斤細菌。它們對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腸道菌群能夠幫助人體產生抗體,提高免疫力,抵御外來細菌的侵蝕。腸健康 才能常...
健康導讀:干細胞是人體內具有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是我們機體的起源細胞,可再生形成人體內各種細胞、器官組織的原始細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定向歸巢特性,在特定的生理或體外誘導條件下可擴增繁殖,使用到體內,從而補充人體受損或凋亡的組織細胞,分化成具有不同功能的成熟細胞,安全有效,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作為人類新興的再生醫學技術,很多人對干細胞能干預哪些病癥了解十分有限,其實干細胞在臨...
前言返老還童、器官再生一直是人類共同的夢想。古有秦始皇為了獲得長生不老藥,派遣徐福東渡日本,最后徐福尋求未果,可能在定居日本。今有中國富豪烏克蘭續命記2018年,5月9日,微博視頻《中國富豪烏克蘭續命記》引發熱議。人體的一些器官,如肝臟、皮膚,在成年之后仍然具有再生能力,受到損傷之后能夠自我更新并修復。然而,另外一些重要的器官,如大腦和心臟,在成年之后就基本不具有再生的能力了。隨著近代醫學的...
前言 /糖尿病 (DM) 是世界上致死致殘率較高的疾病之一。當胰腺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機體發生胰島素抵抗,而導致高血糖時,就會發生這種慢性代謝疾病。2型糖尿病 (T2DM) 是目前已知的三種糖尿病類型中之一,也被稱為生活方式病,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85%~95%。T2DM患者通常都患有胰島素抵抗和/或胰島細胞功能受損。全球約有近4.25億人被確診患有糖尿病,預計這一數字到2035年將增加50...
人人都渴望健康。可是我們過去對健康觀念有諸多錯覺,比如“得了病才去治病”,因而失去了許多治療的最佳良機。實踐證明:“得了病才去治”是違背科學的。正確的理念,就是在“未病先防”上下功夫。人體的構造是這樣的:細胞→器官組織→系統→人體細胞是決定人體健康的基本要素。使細胞健康的要素有六個①空氣(充足的氧氣);②足夠的水分,2000~2500CC/天/人;③適當的休息與運動;④穩定的情緒;⑤充足且均...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是一種異質性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出現以抗核抗體(ANA)為代表的多種自身抗體和多系統受累是SLE的兩個主要臨床特征。研究人員等認為遺傳易感性與外界因素如藥物、紫外線、感染、壓力等共同參與了SLE發病。盡管影響因素不同,但基本和最終的途徑是大量免疫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和單核細胞系)的畸變,導致T細胞缺陷、多克隆B細胞活化、產生自身抗體和免疫復合物的形成。目...
間充質干細胞因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成為再生醫學領域最常用的細胞類型之一。問充質干細胞能夠分化成不同的細胞系,分泌高水平的蛋白質,在免疫調節、血管生成、傷口愈合和組織再生等方面發揮作用。除了分泌蛋白質外, 間充質干細胞還可以釋放外泌體。外泌體的特征1983年,PAN等首次在培養綿羊網織紅細胞上清中發現外泌體;隨后,JOHNSTONE等正式將其命名為“exosome”。外泌體是一種直徑為30-1...
間充質干細胞的治療效果南方醫科大學2020年7月才發表的一項薈萃分析,包括了4項對大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的雙盲對照組臨床研究,發現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作為臨床治療兒童大腦性癱瘓是有效而且安全的,持續效果最少超過12個月。昆明醫科大學延安醫院在2018年發表的一項病例研究,3名多發性硬化癥的患者接受MSC治療后,多發性硬化癥的病征顯著改善,MRI影像掃描顯示患者的情況改善。雖然...
近年來,隨著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的發展,干細胞作為優秀的種子細胞被廣泛應用于再生醫學各個領域,但依然存在著移 植后細胞存活率和再生能力下降、出現免疫排斥、倫理監管等問題,因此很難普遍而安全地使用干細胞銀行來進行再生醫學應用。干細胞的旁分泌作用自被發現以來,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干細胞 以旁分泌方式活動的觀點,尤其是外泌體的分泌對其生物學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外泌體是一類包載有生...
人類已進入了細胞治療時代。細胞治療為包括腫瘤在內的百余種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被認為繼手術、化療、放療、靶向藥物后最具前景的治療手段,也是目前全球科研和臨床研究的重點領域。各種細胞的研究占比 資料來源:ClinicalTrials.gov 其中HSCc為造血干細胞,MSC為間充質干細胞針對干細胞的科研和臨床研究進展火熱,那干細胞治療的臨床應用進度如何?想必這是所有深陷疾病困擾的患者最關心的問...
干細胞比藥物好嗎?干細胞/藥物有什么不同?你了解干細胞嗎?干細胞面世的時候,許多人不以為意;當干細胞儲存熱潮開始的時候,許多人沒有興趣;當干細胞應用于抗衰老和治療疾病的時候,許多人冷眼旁觀......直到干細胞撥開云霧始見藍天的時候,干細胞治療新冠重癥患者取得顯著效果時,仍然有很多人并不清楚什么是干細胞?它對醫學發展意味著什么?對我們的健康有什么影響?現在,就為大家揭開干細胞的神秘面紗。干細...
間充質干細胞(MSCs)主要的生物學特性包括高度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及獨特的免疫調節能力,其免疫調節能力則主要是通過MSCs與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細胞相互作用,分泌細胞調節性因子發揮免疫調節功能。研究表明,來源于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MSCs-Exo)在組織的修復、免疫調節及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能為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策略。間充質干細胞外泌體的生物學特性基本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