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治療60例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研究發表時間:2021-11-05 18:37作者:杭吉干細胞科技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累及多器官、多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以T、B淋巴細胞高度活化,大量自身抗體產生為特點。其基本病理改變是免疫復合物介導的系統性血管炎。 其病理特征是患者體內免疫系統功能紊亂,自身抑制性T細胞功能低下,B細胞多克隆活化和多種自身抗體產生,體液免疫、細胞免疫、補體系統發生異常。造成多器官損害,容易并發狼瘡腎炎、骨質疏松、缺血性壞死、腫瘤和感染等。 目前隨著糖皮質激素及新型免疫抑制劑的臨床應用,患者預后明顯改善,但仍有部分SLE患者效果不佳,該類患者被定義為難治性SLE,即經過大劑量糖皮質激素藥物誘導治療后,在臨床和實驗室指標上,病情仍持續不緩解甚至惡化者。 間充質干細胞是一類具有向多種細胞分化的多能干細胞,它不僅具有支持造血和修復作用,還有多種免疫調節作用,近年有研究發現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可以有效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且無排異反應。 臨床探究目的:探究MSCs移植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患者的臨床療效。 方法:共納入60例SLE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1組、治療2組。 (1)對照組治療方案:對照組患者在入組第1d開始使用甲潑尼龍500~10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緩慢靜脈注射,連續3d,在人組第1d同時予CTx0.4~0.69加0.9%的生理鹽水250mL靜脈輸注1次,白細胞低于4.0×10^9/L者,使用甲潑尼龍使白細胞上升至>4.0×10^9/L后再使用CTX,以后每月1次。 (2)治療組治療方案:治療組患者糖皮質激素和CTx治療方案同對照組。 治療1組在CTX治療后間隔1d后靜脈注入UC—MSCs3×10^7個。治療后2組在CTX治療后間隔1d后靜脈注入UC—Mscs注射液100mL(3×10^7個UC—Mscs); 在1周后再次靜脈注人相同劑量UC—MSCs。 觀察指標:60例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2周、1月、2月、3月、6月、9月、12月、18月、24 月進行一般實驗室檢查及免疫指標檢查,同時進行SLEDAI評分,治療后SLEDAI評分<10分為活動控制,SLEDAI評分下降后再次≥10分為復發。 結果:顯示3組患組治療后PLT,C3,C4,ALB升高,U—Pro,ANA,Hs—CRP,ESR,SLEDAI降低,但對照組在治療3月后隨著激素和CTX用量的減少,上述已降低的各項指標開始上升,而治療組在治療后6月仍明顯低于治療前,也低于對照組, SLEDAI在治療9—24月治療2組低于治療1組;在研究終點對照組復發率55%,治療1組30%, 治療2組15%;SLE患者移植UC—MSCs后病情可明顯改善。 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機制UC—MSCs使SLE患者體內的CD4+、CD25+、Foxp3+T細胞水平上調,細胞因子干擾素小白細胞介素17、白細胞介素10水平減低,患者體內炎癥得到控制, MSCs還可通過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對組織進行修復,使肝腎細胞損傷改善,造血功能恢復,患者U—Pro減少,PLT,ALB增加,SLEDAI隨之下降,且在治療后2年患者的復發率仍較低,這是由于UC—MsCs移植后,其分化成其他細胞類型時仍保留其免疫調節作用,這意味MSC移植可發揮長期的免疫調節作用。 并發癥:對照組在使用CTX后,2例感惡心、上腹不適,未處理,觀察后自行緩解;治療組l、2組在移植前使用CTx后有3例出現惡心,上腹不適,未處理,觀察后自行緩解;UC—MSC輸注時均未出現不適,隨訪中未發現移植相關并發癥。 復發:治療6月后隨著糖皮質激素、CTX 的減量,有病例復發,到治療24月后對照組累計復發10例,復發率55%(11,20),治療1組復發6例,復發率30%(6,20),治療2組3例15% (3/20)。 綜上所述,在經典的糖皮質激素加CTX治療基礎上加用UC—MSCs移植治療難治性SLE,患者病情明顯改善,療效穩定復發率低。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