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帕金森日丨神經干細胞移植改善42例帕金森患者療效及安全性觀察發表時間:2021-04-10 15:59作者:中科干細胞 2021年4月11日 是第25個世界帕金森病日 今年主題是 帕金森病心理健康關懷與支持 旨在呼喚大家重視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關懷與支持 帕金森病(PD)是一種中老年人群常見的慢性進行性中樞神經變性疾病,其主要病因 為與年齡有關的腦動脈硬化或神經元退變等。 PD患者主要臨床表現包括震顫、肌肉僵直、運動遲緩及各 種特殊姿勢等,嚴重影響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給其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隨著生物醫學技術高速發展,干細胞移植為PD患者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可作為細胞移植治療理想的種子細胞來源。 臨床探究研究通過使用自體BMSCs經誘導分化的神經干細胞治療PD患者,發現臨床療效滿意。 目的:探討自體骨髓間充質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的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選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帕金森病患者42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移植組及對照組,每組21例。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及康復干預,移植組在此基礎上輔以自體骨髓間充質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 療效評定標準及不良事件觀察于治療前、治療4周、治療后3個月時分別采用帕金森病綜合評分量表(UPDRS3. 0 版) 對2組患者進行療效評定,UPDRS共由六部分組成,本研究選用其中的Ⅰ、Ⅱ、Ⅲ、 Ⅳ部分。 ①UPDRSⅠ部分主要評定患者精神、行為和情緒; ②UPDRSⅡ部分主要評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③UPDRSⅢ部分主要評估患者運動功能檢查情況; ④UPDRSⅣ部分主要評估藥物治療的運動并發癥; ⑤ UPDRS總分為以上Ⅰ~Ⅳ 部分得分總和。 UPDRS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本研究同時采用Hoehn-Yahr分級 ( H&Y分級)評估患者疾病嚴重程度。 H&Y分級標準如下:0分表示無體征;1.0分表示單側患病;1.5分表示單側患病并影響到中軸肌肉功能;2.0分表示雙側患病,但未損害機體平衡;2.5分表示輕度雙側患病,姿勢反射稍差,但能自己糾正;3.0分表示雙側患病,伴有姿勢平衡障礙,后拉試驗陽性;4.0分表示嚴重殘疾,但患者能自己站立或行走;5.0分表示患者不能起床或只能生活在輪椅上。 結果一、治療前、后2組患者UPDRS評分及H&Y分級結果比較 治療前、 治療4周、 治療后3個月時2組患者UPDRS評分及H&Y分級結果詳見表2,表中數據顯示,治療前移植組與對照組患者UPDRS各項指標評分及H&Y分級結果,經治療4周后,發現移植組患者除H&Y分級外,其余各項UPDRS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 P<0.05),對照組此時僅有精神、行為和情緒評分、運動檢查評分、并發癥治療評分及UPDRS總分較治療前明顯改善 ( P< 0.05 )。 治療后3個月時,發現2組患者UPDRS各項指標評分及總分(除了H&Y分級)均較治療前進一步改善(P<0.05)并且此時移植組患者上述各項指標評分 (除了H&Y分級)亦顯著優于對照組水平。 治療前、后2組患者生化檢查結果比較及治療安全性分析 治療前、治療4周及治療后3個月時2組患者相關生化指標檢查結果詳見表3,表中數據顯示,治療前2組患者外周血液中VEGF及腦脊液中IL-10、TNF-α 表達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4周及治療后3個月時,發現移植組患者外周血液中VEGF及腦脊液中IL-10表達均較治療前及對照組明顯增強。而腦脊液中TNF-α表達則較治療前及對照組明顯減弱,治療前、后對照組患者各項生化指標結果均無顯著改變。 在本研究觀察期間,移植組患者經BMSCs移植治療后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通過監測治療4周及治療后3個月時血常規、生化全套、凝血五項、腫瘤標志 物等指標亦未見明顯異常,提示自體BMSCs移植治療PD安全性較好。 神經干細胞移植促進PD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作用機制①BMSCs植入后通過與神經細胞相互作用,能促進自身或周圍神經細胞分泌多種神 經營養因子,加速血管發生或直接參與新生血管形成并改善內環境,有助于受損神經功能恢復。 ②BMSCs可直接分化為神經元并參與壞死神經組織修復,從而建立新的神經突觸聯系、 促進受損神經功能改善。 ③BMSCs能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加速神經干細胞活化,使處于休眠狀態的受體細胞發揮功能,并啟動相關再 生基因表達,促進受損中樞神經組織修復。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表明,自體BMSCs移植可通過提高腦脊液中抗炎因子、神經營養因子表達,促進PD患者神經功能恢復,且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明顯不良 反應、安全性較好。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