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科普丨好好的細胞怎么會癌變?看完你就明白了發表時間:2021-11-01 17:41作者:杭吉干細胞科技
一個正常人,每天會因各種原因產生6000個左右的癌細胞,而人體的免疫細胞則負責消滅癌細胞。
免疫細胞有許多種類,主要包括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粒細胞、NK細胞、肥大細胞等。它們各自有各自的使命,各司其職又相互協作,共同抵御外來的不良侵害。
通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高效地識別和消滅癌細胞,以保衛人體健康。這些人體的天然“健康衛士”,不會放過每一個逃逸的癌細胞。即便癌細胞成功逃逸進入血液,免疫細胞也會對癌細胞發起猛烈進攻。 免疫細胞可穿過血管壁奔赴“戰場”,向炎癥和創傷組織進軍、圍剿。 不過免疫細胞再厲害,也得“年輕”才行。雖然人體免疫系統功效了得,但想讓它發揮功效,那也需要健康有活力的免疫細胞。 因為當我們年齡增長時,免疫細胞也會衰老,失去功能。所以適當補充免疫細胞。提高免疫力,抵御重大疾病也不再是異想天開。
免疫力就是人體抵御病毒的護盾當病毒想要入侵人體時,一共要經歷人體的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物理屏障:由皮膚、粘膜及其分泌物構成,可抵擋大部分的病原體入侵; 第二道防線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構成:比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可以清理病毒和被病毒感染的細胞; 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構成的免疫系統,可對躲過前兩道防線入侵人體的病毒等起作用。 免疫系統就像是人體的“防火墻”,能識別和消滅外來的細菌、病毒及其它的異己物質,并且還會處理自身衰老的、死亡的一些細胞。而免疫細胞,則是駐扎在人體的防御部隊,一旦發現病毒、細菌的入侵,或發現變異的細胞,就會立刻出動將其殲滅。 健康人體內的T細胞、NK細胞等免疫細胞,是身體的防衛軍,它們形成防線,可以大幅提高人體抗病毒的能力。在極端情況下,成為一種“應急防御機制”。比如,NK細胞就是重要的抗病毒免疫細胞——它能識別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快速分泌顆粒酶和穿孔素并且裂解細胞,同時還能分泌促進炎癥因子(如IFN-γ、TNF-α等)引起更廣泛的免疫應答,控制機體病毒的數量。 免疫力與病毒之間的博弈 免疫力對于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但它并不是一直都保持同樣的水平。 人體的免疫力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呈曲線波動。免疫力在20歲左右達到頂峰;在40歲,免疫力為頂峰時期的一半;過了40歲,免疫力曲線下降明顯。當免疫力下降時,人體就非常容易受到病菌入侵,從而導致生病。 當機體處于年老時或疾病時,細胞活性下降,免疫細胞數量大幅減少,免疫功能衰退,都會導致機體腫瘤易感性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率增加、傳染病易感性增加、機體恢復緩慢等。在現實生活中,免疫力可以解釋為什么疫情中會出現很多無癥狀感染者,為什么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容易染病并惡化。 同時,當人體被病毒感染時,也會導致免疫細胞數量下降。 總結雖然隨著年齡的增加,體內干細胞和免疫細胞的數量及活力會不斷減弱,但目前已有成熟的生物學技術,能夠定向補充干細胞以及免疫細胞,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圖源:企鵝醫生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