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移植在膝關節運動創傷治療中的臨床研究案例發表時間:2021-07-08 16:59作者:杭吉干細胞科技 在膝關節多種運動創傷中,膝關節關節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和交叉韌帶斷裂基本不能治愈,且這些損傷發生后,解決膝關節關節軟骨、半月板和交叉韌帶的結構和功能重建的手術難度也都較大,因此這幾種損傷屬于膝關節難治性運動創傷。 膝關節難治性運動創傷的治療一直是臨床和基礎研究的熱點之一,現有的治療方法尚存較大局限。近些年來,干細胞在運動醫學領域中的應用研究越來越多,大量研究結果和臨床實踐均表明外周血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在難治性運動創傷治療中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PBMSCs)的分化潛能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MSCs)相似,但具有采集方便安全的獨特優勢,是一種容易獲取并應用于基礎和臨床研究的成體干細胞種子來源。 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優勢及治療運動創傷的機制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具有良好的三系分化潛能,在不同的誘導條件下可以分化為軟骨細胞、骨細胞、脂肪細胞等不同的譜系。 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具有良好的免疫調節活性和旁分泌能力,能夠釋放合成細胞因子并直接分化成特異性結締組織細胞,遷移到損傷部位,刺激祖細胞增殖,抑制細胞凋亡,促進組織修復,且不會影響周圍未受損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是再生醫學領域最有臨床應用前景的種子細胞,對于難治性運動創傷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具有成軟骨能力強、耐缺氧、不良環境增殖能力強和干性維持好等特點,顯示了其治療難治性運動創傷的潛力。 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在膝關節軟骨、交叉韌帶和半月板損傷治療中的應用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在膝關節軟骨損傷修復中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基礎研究一:Zhao構建的PBMSCs復合改良脫 鈣骨基質新型組織工程軟骨對豬軟骨缺損具有良好的修復作用。有研究結果表明,相比于單獨使用透明質酸,聯合PBMSCs的關節內注射可以在體內明顯抑制大鼠骨關節炎(OA)的進展,關節內注射 PBMSCs是治療OA的一種方便有效的方案。 臨床應用一:應用PBMSCs治療國際軟骨修復協會(ICRS) Ⅲ/Ⅳ級軟骨病變、不同病因的骨軟骨病變、早期骨關節炎軟骨病變和大面積全層軟骨缺損的4項臨床試驗評價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KOOS評分、Lysholm評分、WOMAC評分、IKDC2000主觀評分和Teg ner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 臨床應用二:應用PBMSCs治療ICRSⅢ/Ⅳ級軟骨病變、不同病因的骨軟骨病變、早期骨關節炎軟骨病變和大面積全層軟骨缺損的6項臨床研究使用MRI、X射線或CT來評估修復效果,其中有4項人體研究報告了經PBMSCs治療后ICRS評分改善,組織學觀察到軟骨再生明顯。 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在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修復中的大動物模型和細胞模型研究有學者研究了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在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治療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動物研究一:一項馬同種異體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靜脈注射研究證實了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大動物的安全性。 291匹正常馬接受了多次靜脈注射同種異體來源的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均未表現出不良反應,表明同種異體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的靜脈注射是安全的。 動物研究二:劉等人在豬豬前交叉韌帶(ACL)橫斷的膝關節模型中注射PBMSCs進行修復,結果發現注射前后的交叉韌帶成熟度指數、生物力學和組織學方面有了顯著性改善。 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在治療膝關節半月板臨床應用臨床案例三:2016年Kassis等對6例無血管半月板損傷患者進行干細胞療法為手段的干預,隨訪24個月后,發現所有患者癥狀均得到顯著改善,其中5例癥狀消失,半月板損傷徹底治愈,而另外1例通過接受后續半月板切除手術后最終也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未發生不良反應。 臨床案例四:2019年,國內醫學界科學家針對10例半月板損傷患者開展干細胞 移植臨床研究,隨訪3個月,科技對患者所用細胞和干預方案的臨床安全性、有效性進行專業性的評估,其結果顯示效果均為良好。 小結與展望目前研究結果已經顯示其在關節軟骨損傷修復和交叉韌帶損傷治療方面的潛在價值,尤其在關節軟骨損傷修復方面,外周血間充質干細胞移植修復大面積軟骨損傷已經在臨床上得到應用。 干細胞移植為膝關節關節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和交叉韌帶斷裂修復帶來希望。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