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阿爾茲海默癥主要機制原理發表時間:2021-01-21 15:33作者:泰迪 老年癡呆癥,又名阿爾茨海默癥,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特點是漸進性認知死亡,最大 的危害是造成大量的神經細胞功能障礙,最終導致記 憶喪失,在臨床上主要癥狀為記憶衰退,認知能力大幅下降。 病理表現 主要包括大腦皮質和海馬CA1區的損傷,海馬區被證實為重要的學習和記憶功能區。老年癡呆的主要病變部位有海馬區神經元退化減少,但目前還沒有完全治愈或預防老年癡呆的臨床藥物出現。 全球約有5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有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約有5000萬阿爾茨海默氏病患者,到2050年將達到1.52億,這無疑將 給患者的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阿爾茨海默氏病是一種多因神經退行性疾病。癥與氧化應激,代謝紊亂,鈣通道受損,線粒體疾病和神經營養因子(NT)缺乏有關。 傳統醫療手段干預效果不理想 目前,針對阿爾茨海默氏病的傳統臨床干預方法包括藥物干預,基因干預,康復訓練等,但只能改善癥狀而不能預防疾病進展。 神經干細胞移植為干預阿爾茨海默病帶來新方向 近年來,神經再生理論的發展以及干細胞的成功分離和體外培養為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干預提供了新的視角。大量研究表明,將干細胞移植到大腦后,移植的干細胞可以存活,遷移并在體內分化為功能性神經元,并整合到宿主神經回路中,并修復神經功能。 神經干細胞移植改善阿爾茲海默癥四大機制 1、抗淀粉樣蛋白的產生:干細胞移植可降低Aβ水平并減輕Aβ毒性,這有利于移植細胞的存活和認知恢復。 2、抗炎反應:干細胞移植可降低促炎因子白介素(IL)-1β,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達,并發揮神經保護作用; 3、促進內源性干細胞活化:外源性干細胞移植改善了大腦的微環境,有利于內源性干細胞的存活和刺激。 4、改善大腦中神經元的新陳代謝活動,干細胞移植可增加神經元連接和新陳代謝,改善認知功能。 基礎研究 方法 1、選取SD大鼠32只,在腦內海馬區注射鵝膏蕈酸,建立老年癡呆模型;另取SD大鼠10只,在腦內海馬區注射生理鹽水,作為假手術組。 2、將造模成功的32只老年癡呆大鼠隨機分為2組,每組16只,實驗組于腦內海馬區注射5×109 L-1的同種異體神經干細胞懸液。 3、移植后4周,對3組大鼠進行Morris水迷宮實驗,連續5d;水迷宮實驗1周后,檢測3組大鼠腦組織勻漿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10水平,觀察腦組織病理形態學變化。 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在腦內注射鵝膏蕈酸之后,模型組、實驗組動物血清中炎癥因子的表達明顯升高,其中白細胞介素10和白細胞介素1相對于假手術組均明顯升高(P<0.01); 在移植神經干細胞后4周,動物的認知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見表2。 神經干細胞移植后,實驗組動物記憶時間隨著訓練時間增加而逐漸縮短,見表3。 結果表明:在神經干細胞移植四周后,動物免疫炎癥因子水平明顯下降,說明神經干細胞移植能夠改善老年癡呆的腦組織中炎癥反應,白細胞介素1可能是β-淀粉樣蛋白沉積之后產生的炎癥反應標志,數據表明,神經干細胞移植能明顯降低老年癡呆大鼠腦組織中白細胞介素1的水平,改善老年癡呆的腦組織免疫反應,說明神經干細胞移植能夠發揮較好的治療作用。 總結:實驗證實了神經干細胞移植能夠顯著增強老年癡呆大鼠的學習和認知能力,改善記憶力,由此可見,神經干細胞移植作為AD的新一代臨床方案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和前景!科研人員認為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AD,應在最早的時間進行干預,這樣的效果更佳。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