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療法成為治療慢性腎病的新希望發表時間:2021-01-20 17:59作者:泰迪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未分化細胞,主要分為成體干細胞、胚胎干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三大類,其中成體干細胞又可分為內皮祖細胞、 間充質干細胞、尿源干細胞等。 研究發現,干細胞可以通過直接分化、旁分泌效應等方式對腎臟起到保護作用。隨著再生醫學的發展,干細胞療法逐漸為腎臟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慢性腎臟疾病是一種嚴重的疾病,由于身體處理能力的降低,最終會導致患者腎功能衰竭,這就使得患者需要進行透析或腎移植。缺血性腎病就是其中一種,目前治療的方法就是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但是由于高昂的價格以及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不切實際的。 慢性腎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其在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但會悄無聲息地發展,一旦有了明顯癥狀則會來勢兇猛,多數已經發展到晚期腎功能衰竭,甚至于尿毒癥。因此,如何早期發現腎有微恙非常重要,早期腎病雖然沉默,但也并非無跡可尋。 1、無故的困倦、乏力:這是較早的表現,但最容易被忽略,因為引起困倦和乏力的原因的確太多了,特別是那些在事業上“全力搏殺”的人,大多將之歸咎于工作緊張和勞累。 2、浮腫:健康人起床后也有可能出現輕度眼瞼浮腫,但不久就會慢慢消退。而腎臟出現病變的人眼瞼會始終浮腫,有的人甚至會表現為全身浮腫、體重突然增加,用手指按壓下肢會出現凹陷,且浮腫不易消退。 3、血壓升高:有近60%的腎臟病患者會表現血壓升高,但多數患者從來沒有進行過腎臟的相關檢查,他們往往嘗試過諸多降壓方法卻達不到理想效果,因為他們并不知道病源其實在腎臟,單憑有無癥狀來判斷血壓是否升高是不可取的,經常測量血壓十分必要。 4、尿量改變:正常人的尿量為1000~2000毫升/日,平均為1500毫升/日左右。無論尿量增多還是減少,都可能是腎臟病的表現,特別是夜間多尿往往是慢性腎臟病的信號。 5、尿中泡沫增多:常常是有蛋白的現象,一般來講,尿泡沫越多,尿蛋白越多。 6、小便顏色改變:尿液顏色突然變深、變紅都要引起警惕,尤其是呼吸道或腸道發生感染后如果小便顏色變紅,可能是腎病的表現。 7、骨痛:慢性腎衰患者血液中的鈣、磷及維生素D會出現代謝紊亂,從而刺激甲狀旁腺機能亢進,引起骨痛、骨質疏松等腎性骨病,如果發生不明原因的骨折或經常覺得腰背疼痛、骨痛、骨質疏松,經骨科等檢查沒有發現異常的,一定要去查查腎臟。 8、腰痛:腎區酸痛不適、隱隱作痛或持續性鈍痛。 9、食欲不振:是腎衰患者較早和最常見的癥狀,與毒素潴留有關,起初多數人不以為然,待病情發展,將會出現腹部悶脹不適、惡心、嘔吐,甚至大便次數增多或便質稀爛,此時,病已較重,這也往往是患者不得不就醫的重要原因。 10、面色泛黃:這是由于貧血所致,由于這種表現發生和發展十分緩慢,因而在相當長時間內不會引起患者注意。 01、干細胞療法治療腎病當干細胞進入病人體內時,腎臟損傷發出某種信號來吸引。當它到達腎臟病變處時,會產生大量與自身相同的子細胞,這些子細胞會繼續分化成腎臟、腎組織和腎血管所需的各種細胞,改善腎臟的局部微循環,降低腎小球的高壓,減輕腎臟缺血缺氧,全身血液循環不斷得到恢復和改善,釋放某種活性因子也會刺激腎臟細胞分泌紅細胞生成素,而紅細胞生成素能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從而減輕人體的貧血癥狀。 02、干細胞療法治療腎病特性和優勢:1.多向分化:MSCs可歸巢至腎臟并分化為腎小球細胞、腎小球系膜細胞和腎小管上皮細胞等腎實質細胞,使得損傷腎臟快速恢復其生理功能,從而保護腎臟。 2.免疫調節:研究發現,MSCs在體內可顯著降低小鼠的抗雙鏈DNA抗體(ds-DNA)表達和蛋白尿,下調腎臟組織的TGF-β、血管內皮因子以及補體C3的表達,蛋白尿、血肌酐和抗ds-DNA下降。 3.營養支持:干細胞可通過旁分泌作用分泌各種細胞因子(如生長因子、血管表皮生長因子等),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生成,調節局部微環境,為腎臟組織修復再生提供營養支持。 03、臨床前基礎研究基礎研究一:Jseph等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通 過尾靜脈注入慢性環孢素大鼠,發現干細胞治療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得到明顯改善,且其間質纖維 化程度也低于模型組,腎功能明顯改善。 基礎研究二:Charles等將尿源干細胞注入慢性腎病大鼠體內,發現尿源干細胞對慢性腎病大鼠生化指標及腎功能有明顯改善作用。外源性內皮祖細胞也已成功用于慢性腎病動物模型。研究發現,對慢性腎病豬輸入自體內皮祖細胞可以改善微血管系統,保護缺血的腎臟 。在其他一些慢性腎病動物模型中發現,注入自體內皮祖細胞聯合血管重建術可以恢復血流動力學、恢復腎功能為腎臟供氧等,提示內皮祖細胞對慢性腎臟血管疾病有一定治療作用。 基礎研究三:Martin等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注入阿霉素慢性腎臟病大鼠,發現大鼠腎組織中nephrin mRNA表達明顯升高,同時尿蛋白降低、血白蛋白升高、血膽固醇降低;推測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阿霉素 腎病大鼠的保護作用可能通過提高nephrin mRNA的表達而實現。 04、臨床研究案例1:研究人員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治療慢性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員將MSC靜脈注射至8例慢性腎病患者,劑量為1×106/kg。 結果顯示,8例患者中均未檢測到不良反應,干細胞移植1年期間,GFR沒有顯著降低,尿蛋白排泄的顯著改善。研究者認為,干細胞能夠改善腎功能,降低組織學損害,減輕腎組織纖維化。 05、總結以上研究表明,干細胞療法能夠改善腎功能,降低組織學損害,減輕腎組織纖維化,干細胞可有效改善腎臟功能,干細胞根據自身特性,實現局部強力打通腎臟動脈,調理腎功能,生成全新腎細胞,啟動腎單位原動力,整體調理腎臟及周圍受損器官功能,全面修復、重造腎臟生態環境。為慢性腎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方法。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