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療法治療4個糖尿病臨床案例發表時間:2022-05-20 16:23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組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因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臨床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久病可引起多個系統損害。 糖尿病臨床類型可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發生于青幼年,臨床特點是起病急,具有“三多一少”的特點,多食、多尿、多飲、體重減輕等癥狀較明顯,有發生酮癥酸中毒的傾向,必須依賴胰島素治療維持生命。 2型糖尿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多見于40歲以后中老年。一般可用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但在飲食和口服降糖藥治療效果欠佳時,或因并發癥和伴發病時,亦需要用胰島素控制高血糖。糖尿病后期通常伴隨嚴重的腎衰竭、失明、糖尿病足、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并發癥,是導致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糖尿病人群已達1.14億,居世界首位,其中2型占90%以上。2型糖尿病的治療需要以良好的生活方式為基礎,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 然而,良好的生活方式難以堅持,目前的藥物也治標不治本,因此我國糖尿病患者治療達標率仍然堪憂。數據顯示,52.3%的患者血糖控制不達標,58.3%的患者超重,71.6%的患者血壓控制不達標。隨著疾病的進展,相當一部分患者像李大叔那樣發生了各種并發癥,嚴重影響生存質量。 胰腺移植這種先進的治療方法曾被寄予厚望,臨床上也確實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治療效果,但由于器官來源受限、免疫排斥反應等原因,無法進行大規模應用。 隨著科學進步,干細胞療法為治愈糖尿病帶來了突破的希望。本文主要討論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的機理和優勢及效果,對于1型我們將在后續文章中再論述。 干細胞是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為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細胞的潛在功能。在臨床上較常使用的干細胞種類主要有間充質干細胞、造血干細胞、神經干細胞、皮膚干細胞、胰島干細胞、脂肪干細胞等。 間充質干細胞(MSCs)存在于眾多器官和組織內,包括脂肪、臍帶、臍帶血、骨膜、肌肉和關節軟骨等。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作用機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干細胞療法治療糖尿病的優勢 干細胞移植治療方法的出現,為糖尿病的攻克找到了新的希望。到目前為止,世界范圍內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臨床案例已有上千例。這些公開的案例表明,干細胞治療糖尿病,這一療法確實能夠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逆轉,同時對胰島素的依賴也可大大降低。經過長期對治療后患者的隨訪,接受這一療法的患者,最多可以三年不再需要胰島素。 并且在臨床上這一療法沒有明顯的不良危害。干細胞的自我更新并能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類型的特點,讓科學家們可以使用干細胞生產出充足的分泌胰島素的細胞資源,滿足β細胞替換、達到胰島素非依賴的廣泛需求。以及干細胞可以通過釋放可溶性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來刺激新血管的形成和調節炎癥的特性,使其在糖尿病并發癥的治療中大有可為。干細胞治療同時也具備不良反應小、血糖穩定、預后好等優點。 干細胞療法治療糖尿病臨床案例 許多臨床試驗已證實間充質干細胞(MSCs)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 參與這些臨床試驗的患者通常病程較長,口服藥物血糖控制不佳,且胰島素用量較大。 案例1: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 一項隨機對照單中心研究證實了MSCs治療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該研究招募了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組進行干細胞或安慰劑治療。 結果顯示,干細胞治療組在6個月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顯著降低,維持時間長達18個月。同時治療組的空腹C肽水平及β細胞功能指數水平顯著升高。治療組中,58.1%的患者胰島素用量減少50%以上,其中10例患者停用胰島素,維持時間長達12個月。 案例2: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 研究者:山東大學第二醫院 治療對象:18名2型糖尿病患者 治療方法:3次臍帶間充質干細胞靜脈注射 治療結果: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耐受性良好,能有效緩解血糖,增加患者的C肽水平和調節性T細胞水平。 結論: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具有安全性和潛在效果。 案例3: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和利拉魯肽組合治療2型糖尿病 研究者:南京軍區糖尿病護理中心 治療對象:18名2型糖尿病患者 治療方法:患者被隨機分兩組,分別接受LIRA(利拉魯肽)治療或LIRA+MSC(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組合治療 治療結果:LIRA+MSC組合治療能改善葡萄糖代謝和β細胞的功能。 結論:利拉魯肽和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組合治療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 造血干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案例 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胰島的β細胞被自身T細胞破壞,胰島素絕對缺乏導致,絕大多數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時停止免疫損害、改善β細胞功能是關鍵。 案例4:干細胞凝膠治療糖尿病足 研究者: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治療對象:一名57歲的2型糖尿病足女性患者A和一名例70歲右下肢靜脈潰瘍引發的慢性創面患者B,兩人均存在足部潰瘍經久不愈。 治療方法:采用胎盤間充質干細胞凝膠進行治療。 治療結果:患者A治療3周后足部潰瘍基本愈合,可正常下地活動,隨訪6個月潰瘍未復發;患者B治療55天后傷口完全愈合。治療后3周后潰瘍創面基本愈合。 結論:胎盤間充質干細胞凝膠為糖尿病足的治療提供了一種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目前,間充質干細胞(MSCs)治療糖尿病普遍采用的是靜脈輸注的方式。大量研究證實早期輸注MSCs可以預防或逆轉糖尿病并發癥。因此,在患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早進行治療的話獲益更大。對于病程較長的2型患者,多次輸注MSCs是必要的。輸注次數不足可能導致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不佳。 美國clinicaltrials.gov上顯示,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相關臨床研究已達136項,其中來自中國的研究37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干細胞技術將會大規模應用于臨床,為廣大糖尿病患者帶來逆轉的希望。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