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兩會丨全國政協委員提議:適度開放干細胞、基因技術等多元化投資,做大做強生物經濟發表時間:2022-03-04 17:55 來源:第一財經 ![]() 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際,全國政協委員呂紅兵準備了關于進一步優化投資制度和“集采”政策等多項提案。呂紅兵認為,適度開放干細胞、基因技術這一領域的國際資本參與投資,將極大推動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和開發進程;另一方面,還應細化和優化國家集采政策,給予企業自主研發新藥特別是生物醫藥特殊關注和待遇。 為創新藥發展“破局” 呂紅兵表示,隨著2019年國務院發布《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方案》,這一政策的實施,患者“用藥難”、“用藥貴”的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同時,隨著集采“砍價”視頻的廣泛傳播,市場各界對集采的砍價幅度和力度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 呂紅兵表示,可以細化和優化集采相關政策,給予企業自主研發新藥特別是生物醫藥特殊關注和待遇。 呂紅兵建議,可以制定更為詳細的、有利于充分保護和推進我國自主創新藥品研究和開發的集采政策“細則”,比如,對于符合前沿創新技術的企業自主研發新藥,尤其是是生物醫藥,給予較長的容忍期;即由企業自主決定是否進入集中采購目錄,以及進入集中采購目錄的價格折扣空間,以鼓勵更多的市場主體投資創新藥發展,鼓勵全球科技人才云集于中國創新藥企業。 聚焦生物技術領域投資 從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來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為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提供契機。 呂紅兵表示,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建議在干細胞、基因診斷及治療技術開發與應用領域適度開放多元化投資。 此前,已有生物醫藥領域專家分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化社會帶來腫瘤高發、退行性疾病高發,干細胞和基因技術的投入、研發關乎疾病治療成本、醫藥可及性,并將極大影響我國在國際生物醫藥領域的競爭能力和競爭優勢。 呂紅兵認為,適度開放干細胞、基因技術這一領域的國際資本參與投資,將極大推動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和開發進程。 呂紅兵也在提案中建議,可以充分運用“浦東新區法規”“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規”等國家立法授權的立法資源,設立“干細胞、基因診斷及治療技術開發與應用特區”,制定詳細的制度、政策和指南,開放外資等多種投資主體對該領域的投資。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