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療法在慢性腎衰竭中的臨床應用案例發表時間:2021-08-28 16:01作者:杭吉干細胞科技 如果把腎比喻成一個“鍋爐”,那么身體燃燒后產生的“煤渣”(代謝物)都必須經鍋爐排出。一旦“鍋爐”出現問題,廢物排不出去,不僅會損毀“鍋爐”,整個系統也會崩潰。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器官,各種毒素通過腎臟代謝一系列化學反應后,變成無毒或低毒物質,分解后產生的物質,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慢性腎衰竭(CRF)是指各種原因造成慢性進行性腎實質損害,致使腎臟明顯萎縮,不能維持基本功能,臨床出現以代謝產物潴留,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全身各系統受累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 通俗的來講,就是腎臟因為種種原因影響,不工作了,不能排尿和過濾體內的毒素,目前傳統治療方式只能通過透析或者腎臟移植來緩解決,腎透析容易讓患者對透析產生依賴性,還會帶來一系列的并發癥,而且隨著透析次數的增多,腎臟也會逐漸萎縮,同樣腎臟移植的排異反應及移植前仍需做很多事前的評估,才能提高換腎成功的機率。 近年來,隨著干細胞移植理論和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慢性腎衰竭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法。 01、干細胞療法治療腎臟疾病的機制旁分泌機制研究表明:干細胞可以表達多種生長因子如肝細胞生長因子(H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一1(IGF-1) 等;MSCs的這些旁分泌作用下調白細胞介素一1、a一 腫瘤壞死因子(TNF—a)、7一 干擾素和誘導型一氧化氮的表達,同時上調抗炎和 器官保護作用的白介素一10、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抗凋亡蛋白Bcl一2。除了可溶性的因子,干細胞來源微泡能激活腎小管上皮細胞增殖,保護腎功能。 抗炎和免疫調節:MSCs具有較強的免疫抑 制活性。它主要通過抑制T細胞的增殖,影響樹突狀細胞的成熟和功能,抑制B細胞增殖和分化,調節單核/巨噬細胞浸潤和功能,以及抑制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來調節免疫反應。 抑制氧化應激、抗凋亡與腎纖維化:MSCs具有解毒的活性酶可以防止蛋白質組和基因組的氧化損傷,胎腎MSCs通過抗炎、抗氧化、抗腎小管上皮細胞凋亡來保護急性腎損傷大鼠模型的腎功能和腎組織。 體外實驗表明:MSCs能夠下調白蛋白誘導的腎小管上皮細胞纖維化指標蛋白質表達(纖維連接蛋白,膠原Ⅳ和a一平滑肌肌動蛋白); 動物實驗顯示MSCs移植減少阿霉素處理的大鼠腎臟TGF-J3l和結締組織生長因子 的表達及梗阻性腎病大鼠模型的腎纖維化。 維持正常腎臟的結構和再生:Rampino等人發現MSCs治療可誘導腎小球毛細血管的Met受體表達,提示MSCs可能通過HGF/Met系統介導的重建腎小球毛細血管。 外源性MSCs向腎臟歸巢作用:動物實驗表明,腎臟損傷時,會出現成體腎干細胞的遷移或進入循環的MSCs向腎組織歸巢。 02、基礎研究動物實驗研究:顯示MSCs能改善大鼠5/6腎切除、糖尿病腎病、慢性移植腎病、腎血管狹窄等模型的腎功能,減少間質纖維化,減輕腎臟炎癥、氧化應激和細胞凋亡,保護腎臟損傷。自體或異體MSCs治療腎臟疾病的臨床試驗的療效和安全性正在進行。 03、臨床案例干細胞移植治療慢性腎衰竭一例 方法:對患者進行干細胞靜脈回輸 結果:干細胞治療3個療程后,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示: 血紅蛋白105g/L, 紅細胞3.21×10^12/L; 生化全項示: 透析前肌酐786μmol/L, 尿素氮12.5mmol/L,磷1.61mmol/L。 尿常規示:蛋白 ( ++)。患者介入治療時腎臟顯影示:腎臟血管明顯增多,可見大量新生血管。 腹部B超示:輕度脂肪肝; 膽囊壁增厚,不光滑; 脾、 胰、雙腎未見明顯占位性病變(雙腎大小正常,包膜光滑,形態規整,腎皮質回聲均勻,腎盂腎盞無擴張)。 患者精神、飲食、睡眠可,夜尿1~2次/晚,未訴乏力,無雙下肢水腫,尿量約2000ml,大便正常。患者治療期間未訴其他不適,干細胞治療前后肝功能檢查等均未見異常。 總結:實驗室檢查肌酐、尿素氮較治療前有所下降,患者臨床癥狀亦有所改善,而且干細胞治療未出現任何副作用。 病人,女。28歲。因慢性腎衰竭(氮質血癥期)于2010年5月7日入我院腎內科治療。腎功能檢查:Cr 255pmol/ L,BUN16.7mmol/L;血常規:Hb 66 g/L;尿常規:尿蛋白抖;腎臟ECT:腎小球濾過率(GRF)51.98mL/min,其中左腎25.99mL/min,右腎25.99mI./min;B超示雙腎大小無明顯異常。給予低鹽優質低蛋白飲食、降壓、糾正貧血及對癥支持治療。經靜脈移植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5×10^7個 (50 mL)治療。于5月29日復查腎功能:Cr125mol/L,BUN12.4mmol/L;血常規:Hb110g/L。 隨訪三周,病人自訴食欲明顯改善。肌酐水平下降,小便也正常了,精力充沛。 2017年海外報道一例62歲的印尼籍婦女,被診斷為胸部截癱、慢性腎功能衰竭、糖尿病,長期腎臟受累,慢性腎功能衰竭2年,肌酐水平為11mg/dL,無小便。 采用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方案治療。鞘內注射1.6×107個間充質干細胞,靜脈注射1.6×107個間充質干細胞。 鞘內注射和靜脈注射后三周后,患者可以移動腳趾,腎功能得到改善。肌酐水平降至9 mg/dL。8個月后,患者可以抬起腿,肌酐水平是2mg/dL,小便恢復正常。 04、總結干細胞治療慢性腎衰竭,干細胞療法可通過旁分泌作用分泌各種細胞因子,調節局部微環境,使得損傷腎細胞保存生理功能。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生成,調節體內免疫,發揮抗炎作用和抗細胞凋亡作用,最終改善損傷組織功能。 目前大量動物實驗及部分臨床試驗表明:干細胞療法在促進受損腎臟再生修復、保護腎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相信未來在更多、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后,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的技術會日益成熟,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