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干細胞移植在治療神經系統疾病臨床研究進展發表時間:2021-07-28 17:42作者:杭吉干細胞科技 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是一組起病緩慢,病程呈進行性發展,預后不良的疾病,主要以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臨床上以肌無力障礙、運動障礙和錐體束征受損為特征,多無感覺障礙。 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因素主要與腦損傷、年齡、基因等相關。臨床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有帕金森,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亨廷頓病、阿爾茨海默病,脊髓小腦共濟失調等。 該組疾病發病機制仍不明,至今無特效療法。從發病開始,患者的生存期一般為3~5年。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療方法來延緩疾病的發作、減緩病情發展、延長生存期并最終減輕疾病負擔。 神經系統疾病的傳統治療手段往往存在局限性且療效欠佳,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治療手段 。當前已有證據顯示干細胞治療是神經系統疾病的有效治療手段,因此干細胞治療備受關注。 干細胞及其種類干細胞是一類具有無限自我更新能力的永生細胞。干細胞存在于幾乎所有的人體組織中。 不同類型的干細胞表現出不同的分化潛能。 全能干細胞(totipotent stem cell)和多能干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具有最強的分化潛能,可以分化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多能干細胞能夠分化成專能干細胞(multipotent stem cell), 包括造血干細胞(HSC)、 間充質干細胞(MSC) 和神經干細胞(NSC)等,NSC可以分化成神經系統細胞。 神經干細胞(NSC)NSC是一種多能干細胞,能夠分泌神經營養因子,也能夠分化成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系統的細胞系(包括神經元和支持性的神經膠質細胞如星形膠質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等)。 在胚胎發育的極早期階段,胎兒腦內富含NSC。從胎兒腦內獲取的NSC在實驗室內經分離和培養后,可以形成單層細胞,生成神經營養因子,并且可以分化成更為成熟的神經細胞系。 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NSC和NSC樣細胞具有治療作用的理論基礎是這些細胞可以釋放神經營養因子,并且能夠分化成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因此可以促進神經再生,修復腦內損傷。 截至2021年3月31日,在國外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檢索到31項有關NSC和NSC樣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 在這31項臨床研究中,6項涉及帕金森病,6項涉及多發性硬化,5項涉及脊髓損傷,5項涉及缺血性卒中,1項涉及出血性卒中,4項涉及肌萎縮側索硬化,2項涉及腦腫瘤,1項涉及腦癱,1項涉及缺血缺氧性腦病。 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腦卒中腦卒中是由大腦缺血(缺血性卒中)或腦血管破裂(出血性卒中)引發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可導致神經元損傷。NSC治療腦卒中的臨床前研究的結果顯示,NSC除了可以促進神經再生以外,還可以刺激血管生成因子的釋放,從而促進局部組織再生。 已完成的Ⅰ期臨床研究 (NCT01151124)顯示,患者對NSC的耐受性較好【1】。 科研人員目前正在開展一項NSC治療缺血性卒中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采用鼻腔內滴注NSC的方法進行治療。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開展的出血性卒中的臨床研究 (NCT03725865)使用的是iPSC來源的NSC樣細胞。 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多發性硬化多發性硬化是一種中樞脫髓鞘疾病。在6項注冊的臨床研究中,3項使用的是胚胎來源的NSC,3項使用的是MSC分化的NSC樣細胞。 一項Ⅰ期臨床研究(NCT01933802)的結果顯示,采用鞘內注射MSC來源的NSC樣細胞的方法治療多發性硬化是安全且可以耐受的【2】,雖然僅僅觀察到中等程度的改善作用,但是Ⅰ期臨床研究的結果支持有必要進一步開展Ⅱ期臨床研究。 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目前已完成1項有關NSC治療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 結果提示采用胚胎來源的NSC(NSI-566)進行移植是安全的,雖然對生活質量未顯示出明顯的改善作用,但是對次要終點指標具有改善作用,因而支持開展更大規模的劑量滴定研究【3】。 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種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缺失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多巴胺能神經祖細胞可以從 胚胎腹側中腦中分離出來,也可以來自于人體胚胎干細胞或iPSC。 在臨床前研究中,采用大鼠或猴的帕金森病模型,發現移植多巴胺能神經祖細胞能夠改善動物的運動功能【4】。 因此,目前正在開展較多臨床研究以進一步探索NSC治療帕金森病的有效劑量。 小結與展望多個臨床試驗數據表明,神經干細胞移植后能夠改善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總體狀況得到改善;與單獨使用傳統藥物治療相比,同時接收神經干細胞移植的病人擁有更好的效果。隨著研究的進展,神經干細胞將為神經系統性疾病患者帶來康復的希望。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