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能回輸NK細胞,間隔時間是多久?發表時間:2021-06-16 16:43作者:杭吉干細胞科技 導語 / Introduction 近日來在廣州出現的新冠疫情又讓全國人民的神經緊繃起來,截止今天,本次疫情現有確診病例增至132人,專家指出,本次廣州疫情所有的感染者,感染的均為在印度發現的變異病毒,傳播力是之前病毒的若干倍。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冠疫情越來越呈現流感化的特點,人們可能要和病毒長時間共處,要慢慢習慣這樣的生活。 看來這是個常駐病毒,未來我們得和它打場“持久戰”。 在這次的廣州本土感染病例中,發現有4名患者注射了第1針新冠疫苗還沒來得及打第2針就被感染了。看來疫苗并不是100%保護,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正常的,不過我們應該看到,這是變異毒株對疫苗發起的挑戰。 那么,有什么辦法才是抵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關鍵呢?除了注射新冠疫苗,我們還能如何增強自己的免疫力? 最新的防疫理念指出,打完第二針新冠疫苗后的一個月,能否再移植NK細胞,讓這個“免疫細胞之王”強化免疫記憶,持續殺滅新冠病毒呢;另外,打完疫苗之后需要多久才能回輸細胞,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 要明白這些道理,我們先從NK免疫細胞的防疫原理說起。 人體有兩種免疫系統: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適應性免疫的“主力軍”包括B細胞和T細胞,能對“敵人”形成長期記憶,再次遇到則激發出強大殺傷力,而先天免疫主要依靠NK細胞。 NK細胞是人體免疫力的第一道防線,具備“廣譜”的細胞毒殺作用,它不需要被激活就能直接上陣殺敵,因反應機警、殺敵廣譜常被稱為免疫軍團里的“特警”部隊。NK細胞分布于骨髓、外周血、脾臟和肝臟等處,并在體內不斷循環以尋找感染灶。 NK細胞:有記憶功能的先天免疫細胞NK細胞正在殺傷病原體 Cell-Kingdom 當我們從一種“希望”,轉換為另一種“期待”,必然是發揮功能的本體有了巨大的飛躍。否則“換湯不換藥”,科學的進步也無法讓我們驚喜。 關于疫苗,關于NK細胞,就是如此。 疫苗是一種減毒的、滅活的病毒,其核心是蛋白質,而帶有抗原特征的基因改造的疫苗,本質也是蛋白質。所以,入侵人體的“假異物”蛋白質,激活了人體的免疫記憶功能。 免疫記憶,是指已經接觸過抗原的免疫細胞(掌握敵人信息),再次遇到同一抗原時,會立即產生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強于先前的免疫應答。因此,免疫記憶,可以看作人體免疫系統的情報中心。 而NK細胞的本質不是蛋白質,而是細胞。這種區別在于,疫苗是間接激活人體免疫系統情報中心,而NK細胞是直接激活情報中心的。 DOI: 10.1126/sciimmunol.aat8116 Cell-Kingdom NK細胞與其他150多種免疫細胞都不同,它不需要接受免疫系統的特殊指令,也不需要其他細胞的配合,自己單獨就能識別并清除病原微生物,是一種具有免疫記憶功能的先天免疫細胞。 因此,NK細胞具備了免疫系統的3大功能:免疫監視、免疫應答、免疫記憶。 入侵人體的異物不用“演習”,NK細胞直接可以記錄下來敵人的“音容相貌”,激活自身的免疫記憶功能,同時殺傷外來入侵者,即一邊殺敵,一邊開啟免疫情報的記憶。 在過去,人們普遍認為,先天免疫主要依靠NK細胞來完成廣譜的非特異攻擊,獲得性免疫依靠具有“免疫記憶”功能的效應T細胞和效應B細胞來特異攻擊。而發表在《Science Immunology》的研究刷新了人們的認識,論文報道了NK細胞也具有“免疫記憶”,實現與獲得性免疫相同的功能。 NK細胞的“免疫記憶”功能讓NK細胞實現“大滿貫”,而將疫苗的策略嫁接在NK細胞上,則帶來更多未來臨床應用的可能,比如:NK疫苗。 “NK疫苗“研發案例:腫瘤疫苗2018年,英國[1]和美國[2]的科學家相繼發現,在局部腫瘤內注射NK細胞,通過改造NK細胞,使其帶有對腫瘤的“免疫記憶”,可以更好地激發NK細胞介導的全身免疫反應,是治療腫瘤的關鍵點,同時這種對于腫瘤的免疫監視和免疫應答,可以在體內持續很長時間。 NK細胞促進免疫控制腫瘤 Cell-Kingdom 當然,疫苗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對于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我們產生的記憶都是不同的,是特異的,有獨特的身份信息。然而,這恰恰也是NK細胞作為疫苗的光輝前景之一。 NK細胞的免疫記憶,不僅僅是對抗原的記憶,更是對病原微生物入侵后產生的微環境的記憶,這種記憶更加的廣譜,比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果在SARS時期,就按照這個思路研發了NK細胞的冠狀病毒疫苗,那么其后的MERS或者新冠疫情爆發時,第一時間保護人體,激發我們的免疫系統。 希望在接種了新冠疫苗的朋友,仍然不要掉以輕心,外出做好防護。 必要時,清除自帶“免疫記憶”功能的NK細胞來救場,發揮其免疫監視、免疫應答、免疫記憶的功能,實現強大的“類疫苗”功能。 近期經常有被問到:1、“打了新冠疫苗后,多久可以回輸免疫細胞?” 2、“有的說新冠疫苗后1個月即可回輸應用;有的說,說打了新冠疫苗一個月間隔期根本不夠,會把新冠疫苗殺死的;” 在小編周邊可謂是眾說紛紜(從一周、30天、90天),其實,如按照傳統兩種疫苗接種的間隔周期,醫生通常建議要等到28天(四周)后;另外正在進行抗生素治療時,也不適宜注射細胞(通常是在服藥治療一周后) 個人認為還是需要到正規醫院檢查自身當下的免疫狀態,再考慮使用也不遲,畢竟每個人的免疫狀態各異。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