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移植治療20例狼瘡性腎炎的臨床療效觀察發表時間:2021-04-16 14:48作者:中科干細胞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可累及多個系統和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于育齡期女性,患者10年生存率約70%。 腎臟是SLE最主要的受累器官,80%~90%的SLE患者合并狼瘡性腎炎 (LN)。LN也是我國最常見的繼發性腎小球腎炎,其病理分型中重型LN的比例較高。根據我們對352例LN病理分型的研究發現,重型LN包括Ⅲ、Ⅳ、V、Ⅳ+V和Ⅲ+V型舊o,比例高達80.8%。 目前:國外文獻報道干細胞移植治療難治復發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例數已達數百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通過大劑量化療或結合放療清除體內異常的免疫細胞,繼而回輸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重建患者的免疫和造血功能。 臨床案例目的:觀察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ASCT)治療重型狼瘡性腎炎(LN)的初步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選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接受ASCT治療的20例重型LN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所有患者符合系統系統性紅斑狼瘡(SLE)診斷標準,且均經腎活檢證實為重型LN,免疫抑制治療未緩解或反復復發。移植 預處理方案為大劑量環磷酰胺(cTx)聯合兔抗人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ATG)。 評估指標: 分析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狼瘡性腎炎的療效,不良反應及復發率情況。療效分析主要指標為總緩解率,包括完全緩解率和部分緩解率。 結果患者基線特征 患者行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前的基礎臨床特征見表1,其中反復復發患者16例,4例患者為 治療半年以上未緩解。起病時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 腎外受累,其中貧血13例,血小板減少9例,皮疹8例,關節痛6例,狼瘡腦病2例。 患者移植前LN中位病程為45.5月(24.5~71月),中位復發次數為1次, 有3例患者復發3次。SLE—DAI評分平均14.7±4.28 分。3例患者移植前合并腎功能不全。移植前誘導治療方案中有13例患者使用多靶點(他克莫司/環孢素A+霉酚酸酯+潑尼松)治療,7例患者使用CTX誘導治療。 患者移植期間的主要并發癥見表2。發熱是移植過程中最主要的并發癥,使用ATG過程中,100%患者出現發熱癥狀,與使用大劑量ATG相關。粒缺期發熱的患者比例為55%,但未發現血培養陽性患者。 其他常見并發癥主要為消化道反應,包括惡心嘔吐(65%)、黏膜炎(65%)和腹瀉 (55%)等。骨痛與皮疹也是移植期間的常見并發癥。其他少見的并發癥有肝酶升高及急性腎損傷,10%患者出現心律失常。大部分不良反應均為1~2級,3級的反應主要是發熱和腹瀉,未出現4~5級的不良反應。 療效分析中位隨訪時間21月(6~36月)。 20例患者中2例分別于ASCT后3月和5月死于嚴重感染。其余18例患者有CR14例,PR3例,NR1例,總體緩解率為85%,其中CR率為70%。 從不同隨訪時間點看 移植后6月的緩解率為55%(11/20),其中完全緩解35%(7/20); 移植后12月緩解 率為88.9%(16/18),完全緩解為66.7%(12/18); 移植后24月的緩解率為72.7%(8/11),完全緩解為63.6%(7/11)。 隨著移植后時間的延長,緩解率逐月增高(圖2A)。患者12月的腎臟緩解率為88.9%,腎臟的中位緩解時間為5月。患者12月的腎臟完全緩解率為72.2%,腎臟的中位完全緩解時間為7月(圖2B)。 預后及隨訪并發癥患者中位隨訪時間為21月。2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移植后3月因重癥感染死亡,移植相關死亡率為5%。1例在移植后5月因膿毒癥死亡。其余18例患者有14例獲得完全緩解,3例部分緩解,1例無反應,總緩解率為85%(17/20),其中完全緩解率為70%(14/20),腎臟緩解的中位時間為5月。隨訪期間有2例患者分別在術后15月和27月出現疾病復發。患者3年的總體生存率為90%,復發率為11.1%。 結論研究表明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是重型狼瘡型腎炎的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臨床緩解率高、起效較快且并發癥較少。感染仍是導致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其遠期療效仍需進一步觀察。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