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治療神經損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臨床應用潛力發表時間:2021-04-15 16:51作者:中科干細胞 勃起功能障礙(ED)是指陰莖無法勃起或維持勃起以完成滿意的性生活。 ED的原因包括血管性、神經性、內分泌性和心理性等多個方面。 其中盆腔手術(如前列腺癌根治手術)是造成神經性ED的常見原因,手術中不可避免造成海綿體神經切斷、灼傷和器械牽拉造成的海綿體神經損傷(CNI),其對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造成很大影響。 近年來,海綿體注射干細胞用于治療勃起功能障礙且取得一定療效。干細胞來源多樣,脂肪、骨髓和臍帶條索均可以分離出具有分化潛能的于細胞。其中,脂肪來源間充質干細胞(ASCs)以其獲取容易、來源廣泛和一定的旁分泌功能廣泛用于組織修復。 目的:建立大鼠神經損傷勃起功能障礙(CNI—ED)動物模型,通過在陰莖海綿體注射脂肪來源問充質干細胞(ASCs),探究ASCs對雙側海綿體神經損傷后勃起功能障礙的治療效果和作用機制。 方法:實驗動物分為3組,每組8只,分別為年齡匹配組(AMC組,假手術治療),對照組(雙側海綿體損傷+海綿體注射PBS.PBS組),實驗組(雙側 海綿體損傷+海綿體注射ASCs,ASCs組)。手術后4周和12周,檢測陰莖海綿體測壓(ICP/MAP比值)和組織學結果。 勃起功能檢查所有大鼠在CNl一ED建立后4周和12周進行勃起功能評估。利用如前所述方法記錄最大海綿體內壓 (ICP)和實時動脈壓(MAP)。 結果勃起功能評價 手術4周后,對照組大鼠的ICP/MAP比值明顯低于AMC組(p<0.001),而實驗組的ICP/MAP比值較對照組有 顯著提高(p<0.05);12周后,對照組和實驗組大鼠ICP/MAP比值仍低于AMC組(p<0.001),但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 組(p<0.05),提示ASCs治療能夠促進大鼠的勃起功能恢復。 Masson染色結果表明術后4周和12周對照組平滑肌/ 膠原纖維比值較AMC組明顯降低(p<0.001),實驗組平滑肌/膠原纖維比值高于對照組(p<0.05)。圖4所示 免疫熒光染色免疫熒光結果顯示,術后4周和12周AMC組大鼠nNOS數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和實驗組(p<0.001),而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12周后實驗組的nNOS數量比4周有顯著提高(p<0.05)。圖5所示 討 論研究顯示,海綿體神經損傷4周和12周后,對照組無論在勃起功能還是海綿體神經型一氧化氮合酶數量上比起AMC組均降低,而ASCs細胞治療組大鼠勃起功能和nNOS數量均得到提高。4周和12周后,實驗組的平滑肌比膠原成份比例也顯著高于對照組。 干細胞治療男性勃起障礙損傷的機制旁分泌作用。間充質干細胞可以分泌生物活性兇子如神經生長因子 (N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和腦源性生長因子 (BDNF)等,其中,NGF、IGF和BDNF均具有神經營養作用,VEGF則具有血管營養和再生作用。 結論ASCs分泌的生長因子促進了損傷部位的神經修復,進而減少了海綿體組織的纖維化,恢復了CNI—ED大鼠的勃起功能。 CNI—ED大鼠動物模型并通過海綿體注射ASCs對CNl一ED進行治療,發現ASCs可 以通過促進神經再生和保護海綿體平滑肌,來改善CNI—ED大鼠的勃起功能,提示ASCs治療神經損傷性ED具有良好前景。 展望 干細胞療法開啟了ED治療新途徑,為不斷尋求治療方法的ED患者帶來了福音。干細胞在修復全身各器官老化的同時,也顯著地再生修復生殖系統,延緩生殖器官老化,恢復和加強男性性功能。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