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療效評估發表時間:2021-03-24 15:06作者:中科干細胞 帕金森病已經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嚴重疾病,給患者和家庭帶來巨大負擔, 近年來隨著NSCs 的基礎性研究不斷深入,已經開始將 NSCs移植應用于 帕金森的臨床治療。 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 pamine,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成年哺乳動物腦內神經細胞不具備更新能力,一旦受損乃至死亡不能再生.這種觀點使人們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受到了很大限制.雖然傳統的藥物、手術及康復治療取得了定的進展,但是仍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基礎研究 最初構想 1992年,Reynoldss等從成年小鼠腦紋狀體中分離出能在體外不斷分裂增殖, 且具有 多種分化潛能得細胞群,并正式提出了神經干細胞 (neural stem cell 簡稱NSCs)的概念,從而打破了認為神經細胞不能再生的傳統理論。 Mckay于1997年在《Science》雜志上將神經干細胞的概念總結為:具有分化為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及少突膠質細胞的能力,能自我更新足以提供大量腦組織細胞的細胞。 隨著NSCs的基礎性研究和大量動物實驗證明其具有更新快、多向分化、不被免疫系統識別、可以與宿主神經組織良好融合,并在宿主體內長期存活等特點,使得PD的治療成為可能。 臨床案例 評分標準采用統一PD評分量表(UPDRS),該量表共包含4大類內容,分別是日常行為和心理評分、生活功能評分、運動功能評分及并發癥評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帕金森病癥越嚴重,神經損傷程度越高。癥狀改善情況以治療前后癥狀UPDRS評分作為標準。 療效觀察 康霞與其醫療團隊對27例PD患者通過自體NSCs移植的方法治療隨訪12個月后治療總有效率為81 .48%,其中顯著改善為37.04%,有效改善為44.44%,無效率為18.52%。 冷歷歌、田增民等對21例PD患者采用外體采集胚胎干細胞從骨后緣上棘植入髓腔的方法治療后,平均隨訪24.9個月,UPDRS評分平均下降11%,尤其日常生活評分下降明顯超過20%,說明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包曉群、宋亞彬與其醫療團隊對病程3-11年的11名PD患者通過提取6-12周流產胎兒的胚胎組織分離并培養后由鞘內注射干細胞的方法在治療后記錄1H,3天,7天,30天及60天后的UPDRS總體下降8.1%-49.3%,時間越長效果越明顯,說過此療法遠期效果顯著。 神經干細胞干細胞治療PD機制 神經干細胞可以對帕金森患者損傷的神經元進行 修復,提高多巴胺水平,重建神經環路,從而達到恢復神經功能的目的,也可與靶組織中的具有分泌營養因子能力的自體干細胞結合、產生營養因子促進損傷腦組織的修復而改善神經功能。 以上綜述 通過以上相關團隊不同醫療方法來年,神經干細胞移植術后,帕金森病患者臨床癥狀有很大改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移植術后無明顯并發癥,大部分患者隨訪時間較長,顯示出神經 干細胞治療的持續療效。這提示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可作為帕金森病一種新的治療方法。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