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移植治療骨關節炎的四例臨床研究進展發表時間:2021-01-23 15:57作者:泰迪 研究發現,干細胞對于肌腱具有強大的修復功能,但是否可以緩解肌腱疾病所致的疼痛尚不明確。干細胞可通過調控相關炎性因子緩解神經病理性疼痛。 全球有5億人患有骨關節炎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種退行性關節疾病,又稱增生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或骨關節病,是一種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多發病。流行病學顯示, 65歲以上人群中骨關節炎的患病率可達50%以上,而在75歲以上人群中,這一數值可達到80%左右。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骨關節炎將會對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更大的影響。全世界范圍內約5億人受其困擾,給整個社會帶來 巨大負擔。 傳統療法療效欠佳目前關節炎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減少關節的負重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以延緩病變的進程。肥胖患者應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膝關節病變嚴重時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求減輕關節的負擔。藥物治療目前沒有很好的辦法,軟骨保護劑如硫酸氨基葡萄糖,還有控制炎癥的雙醋瑞因等,可以試用,但療效均不太肯定。對晚期病例,出現關節畸形及關節功能障礙者,需要在骨科進行手術治療。總體上講目前臨床上尚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 關節內的滑膜炎癥是OA產生疼痛的主要原因在0A的滑膜組織中,單核細胞浸潤并釋放大量炎性介質,如腫瘤壞死因子(TNF)一a、白細胞介素 (IL)一1j3等。這些炎性介質通過釋放下游炎性因子 如基質金屬蛋白酶(MMP)、細胞因子等促進疼痛的 產生。此外,痛覺感受器持續激活可增加脊髓背 角的中樞神經元中神經遞質釋放,同時,損傷或炎癥 局部的神經末梢釋放神經肽類因子,如P物質及 TNF—a等,加重炎癥反應。 干細胞移植骨關節炎具有臨床價值近年來,組織工程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干細胞作為組織工程技術的重要內容,以其獨特的優勢受到廣泛的關注和研究。而作為干細胞之一的間充質干細胞(MSCs)制備簡便,免疫原性低,并且具有抑制炎癥和成軟骨分化能力等特點,是較為理想的種子細胞。 干細胞移植治療骨關節炎的三大機制1、干細胞通過多向分化潛能直接修復受損組織。干細胞在體內外特定誘導條件下轉化為成骨細胞,軟骨細胞,進行骨關節軟骨修復。 2、MSC具有強大的免疫調節及抗炎作用,其可直接到達損傷及炎癥部位,通過與免疫細胞交流和分泌可溶性分子的方式,直接或間接調節炎性反應。 MSC通過釋放轉化生長因子(TGF)一B1以及PGE2 等物質參與調節T細胞數目,并可促使幼稚的CD4+ T細胞分化為調節性T細胞,將分泌大量干擾素 (IFN)一7和TNF—d的Thl細胞轉變為Th2細 胞(1 6I。 3、MSC還通過調節自然殺傷細胞和B 細胞的活性,與單核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等相互作用,參與炎癥的調節過程。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已證實,MSC在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多發性硬化性骨關節炎、炎性氣道疾病等炎癥性疾病中 均可發揮免疫調節功能。MSC可通過調節免疫因子或免疫細胞參與炎癥反應以及炎性疾病的治療。 國內多項干細胞案例干預OA臨床研究成果臨床案例一 Centeno等報道,在1例膝關節OA患者的 關節腔內注射BMSC可緩解其95%的疼痛,且 MRI影像顯示,半月板和關節透明軟骨的厚度增 加。 臨床案例二 Emadedin等釘對17例OA患者關節腔內注 射自體MSC,治療6個月后患者的平均西大略湖和 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評分(WOMAC)從47分 降至17分(滿分100分),但治療30個月后其 WOMAC評分又返回治療前水平。 上圖a為治療前關節鏡檢查結果,可以看出軟骨存在缺損。圖b為脂肪間充質干細胞聯合PRP治療,圖c為治療后結果,軟骨得到了修復。 臨床案例三 Vega等對膝 關節OA患者予關節腔內注射同種異體BMSC(15 例)或玻璃酸鈉(15例),隨訪1年發現,干細胞緩解 疼痛的效果是玻璃酸鈉的2倍,且具有相當的安全 性。此外,Ⅱ期臨床試驗中也顯示,在膝關節OA患 者關節腔內注射自體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 (ADMSC),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疼痛癥狀和關節功 能。隨訪6個月,患者的平均疼痛視覺模擬評分 (VAS)從6.8分降至3.4分。 臨床案例四 Peeters等采用系統綜述方法評估了8項(共844例患者)采用 局部自體BMSC移植治療OA的研究,發現其并發 癥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低。他們認為干細胞療法 是一種安全的治療方法。 研究顯示,多種來源的MSC均可改善膝關節OA患者的疼痛癥狀, 且在疾病早期接受治療者可獲得更好的療效。 為探究干細胞對OA治療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國內外大量臨床研究數據已證實,干細胞移植干預膝關節炎是安全和有效的。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細胞工程技術和組織工程技術已經在軟骨缺損治療領域得到10多年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檢驗,干細胞移植將成為骨關節炎患者的福星!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