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干細胞療法對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進展發表時間:2021-11-10 18:11作者:杭吉干細胞科技 帕金森病(PD)是一種與年齡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中腦黑質致密區為PD發病的主要解剖學位置,其內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因退行性變而出現丟失,若神經元損傷超過一半,將會導致患者出現臨床癥狀。 目前PD的治療方法主要為藥物和手術,然而藥物與手術不能標本兼治,亦不能控制病程的進展,因此兩者在臨床應用中從有很大的局限性,這就使研究者們開始著眼于根本上進行神經保護治療和重塑神經功能治療研究。 近年來,干細胞逐漸成為生物學研究的焦點,干細胞移植替代療法應運而生,其是用一種特定的方式將細胞移植到病灶處并進行分化,重建功能正常的細胞或組織,從而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其為包括PD在內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的治療提供了一種全新且有效的途徑。 目前實驗研究中用于治療PD的干細胞來源廣泛,在治療PD的過程中不同類型的干細胞展現出了不同的效果,下面主要針對幾種研究較多的干細胞治療PD的進展進行綜述。 胚胎干細胞胚胎干細胞(ESCs)是早期胚胎中分離出來的一類細胞,可在不同環境中被誘導并分化為機體內幾乎任何一種細胞類型。 目前胚胎干細胞技術的發展受到倫理方面的爭議,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在人類ESCs技術的研究方面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ESCs技術近年來已出現逐漸被其他種類的干細胞所取代的趨勢。 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PDNSCs是一類未分化的細胞,因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潛能,可以將NSCs異體移植到PD患者的腦內,使其分化為神經膠質細胞、神經元及少突膠質細胞,從而發揮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作用。 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PD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BMSCs) 移植治療PD:BMSCs最早由 Pittenge等于脊髓中提取并培養出來,是一種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干細胞。 臍血間充質干細胞( UC-MSCs)治療PDUC-MSCs是臍帶血經過培養后所得,因臍帶來源豐富,所以受到廣大研究者的青睞。UC-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潛能,可以分化為中胚層和外胚層的組織,不同的條件下還可分化成神經細胞和神經元以及其他的體細胞。 脂肪間充質干細胞(ADSCs)治療PDADSCs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的潛力, 已被證明是治療周圍神經再生的理想選擇。越來越多的研究者使用ADSCs作為組織再生的間質細胞來源,其在再生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誘導型多能干細胞治療PD誘導型多能干細胞 (iPSCs)是指體細胞進行重新編程后轉化為多能干細胞,與ESCs 有類似的形態、自我更新及分化的能力。 基礎研究Zhou等將經過病毒轉染的ADSCs經過自體移植到PD恒河猴模型腦內的紋狀體及黑質內,然后對恒河猴進行長達4個月的行為觀測及健康監測,實驗證明自體移植的 ADSCs存活良好并對恒河猴的PD癥狀改善明顯。 臨床研究案例細胞來源神經干細胞:張曉英將30例PD患者納入試驗,將制作的NSCs混懸液植入30例PD患者體內。移植前后分別對 PD 患者進行評分。 結果表明NSCs在體外進行了穩定的擴增,并且具有分化為星形膠質細胞、神經元和少突膠質細胞的能力。由此得出結論:人類NSCs通過體外擴增后移植到PD患者體內治療PD是行之有效的。 細胞來源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王艷等對15例PD患者行頸靜脈穿刺將UC-MSCs植入患者體內,移植前及移植后1個月采用統一PD評分量表對患者移植前后神經功能進行評定,結果發現,移植后的患者震顫、強直癥狀改善明顯,而運動遲緩、姿勢不穩等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且患者均未出現移植物抗宿主病。 綜上所述,近年來,不同類型的干細胞已被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包括免疫疾病、神經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消化疾病和內分泌疾病的治療。 隨著諸多實驗模型的成功建立,干細胞治療PD也已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希望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研究者們能夠解除PD帶給人類的痛苦。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