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干細胞療法對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及應用發表時間:2021-10-26 18:31作者:杭吉干細胞科技 膝骨關節炎名詞釋義膝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多患于中老年人群,其癥狀多表現為膝蓋紅腫痛、上下樓梯痛、坐起立行時膝部酸痛不適等。也會有患者表現腫脹、彈響、積液等,如不及時治療,則會引起關節畸形,殘廢。在膝關節部位還常患有膝關節滑膜炎、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膝關節游離體、腘窩囊腫、髕骨軟化、鵝足滑囊炎、膝內/外翻等關節疾病。 干細胞療法與膝骨關節炎隨著再生醫學技術的發展,干細胞憑借其直接分化,免疫調節,抗炎等特性在膝骨關節炎治療中占據重要地位。 干細胞作為一種具備高度分化能力的細胞,能夠修復人體的各種組織,特別是對膝骨關節修復、軟骨愈合及創傷后炎癥等方面,它能在體內微環境作用下主動遷移至受損部位進行修復重建,促進受損的軟骨重生。與此同時,它可以分泌多種具有調節免疫和抗炎作用的細胞因子,來緩解骨關節炎的臨床癥狀,為從根本上治愈骨關節炎提供了可能。 干細胞療法對膝骨關節炎的治療機制干細胞療法主要通過四種機制干預膝骨關節炎:1. 定向歸巢到損傷部位;2. 分化為不同細胞類型;3. 分泌為多種細胞因子參與免疫反應;4. 具有免疫抑制特性。 基礎研究目的:觀察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hUC-MSCs)對SD大鼠膝骨關節炎的治療效果. 方法:對6只膝骨關節炎大鼠左側膝關節注射hUC-MSCs100μL(1×10^7cells/mL). 結果:hUC-MSCs治療側與模型側相比,軟骨細胞排列基本整齊,呈柱狀,細胞增生較多,細胞簇集明顯減少,潮線較完整。軟骨表面相對平滑,表明軟骨處于損傷修復中。 結論:hUC-MSCs移植治療有助于改善大鼠膝骨關節炎,使大鼠關節軟骨破壞減輕,促進軟骨組織修復。 臨床研究觀察臍帶血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臨床療效。 對12例符合要求的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例。 治療組進行臍帶血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對照組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比較治療前及治療3、12個月后膝關節的西安大略大學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WOMAC)總評分及膝關節的Leuquesne指數評分。 治療3個月后治療組及對照組的WOMAC總評分均較用藥前有顯著改善(P<0.05),治療12個月后治療組WOMAC總評分均較用藥前有顯著改善(P<0.05),對照組無明顯變化(P>0.05)。 治療3個月后,兩組Lequesne指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都較前減小。治療12個月后,治療組Lequesne指數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但對照組Lequesne指數無改善,差異不顯著(P>0.05)。 臍帶血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可明顯改善膝關節疼痛及功能,可能成為膝關節骨關節炎治療的新方法。 有臨床研究比較了多次膝關節注射和單次膝關節注射ADMSCs的療效。 研究中納入了30名患者,將其分為三組,一組患者進行單詞的膝關節腔內注射 MSCs:100×10^6,一組患者注射后6個月后進行再次注射,每次注射劑量為100×10^6,對照組采取傳統療法,利用WOMAC和KOOS評分量表進行評估。隨訪1年。 相對于對照組,關節注射ADMSCs的患者膝關節功能改善明顯,兩次注射ADMSCs 的患者得到更穩定的臨床效果。該研究不僅證實了注射ADMSCs的治療效果,也證明了膝關節多次注射ADMSCs臨床效果更好。 2021年8月23日,韓國宣布全球首個單次關節內注射治療嚴重骨關節炎的自體干細胞藥物“Joint stem”已提交新藥申請。該藥物的3期臨床研究表明,它可改善膝關節功能、減輕疼痛,并再生膝關節軟骨。 該研究的第3階段于2019年1月獲得韓國批準,包括江東慶熙大學醫院在內的所有13家醫院和總共數百名名患者參加了3期臨床試驗。 總結在膝關節炎治療方面,利用MSCs強大的軟骨化能力,可以使關節軟骨的損傷得以修復,停止甚至逆轉膝骨關節炎的病情發展。 綜上所述:干細胞再生醫學的發展為人類戰勝更多的疾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相信在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得更有效的干細胞藥物來幫助現代醫學的發展,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
行業動態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