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每年讓最多人喪命的“兇手”是誰嗎?不是癌癥,也不是艾滋。而是它——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疾病死亡首位原因,約40%以上,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心血管疾病(CVD)是由心臟和血管狀況異常引起的循環系統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因其高發病率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問題。缺血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心血管疾病因微環境的高氧化應激引起局部細胞減少、組織纖維化、瘢痕組織...
干細胞是機體的起源細胞,也是形成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始祖細胞。而間充質干細胞屬于中胚層的一類多能干細胞,具有強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是干細胞的一個重要研究分支。根據Clinical Trials的登記,目前全球間充質干細胞臨床研究數量已近1萬項。間充質干細胞的科研優勢一、具有強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在適宜的體內或體外環境下具有分化為肌細胞、肝細胞、成骨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基質...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慢性代謝疾病,當胰腺產生不了足夠的胰島素或者人體無法有效地利用所產生的胰島素時,就會出現糖尿病。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2017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數已達4.25億,其中三分之一為我國患者。近4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活方式西方化和人口老齡化,肥胖率上升,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長趨勢:截止至2017年中國糖尿病人數已達1.14億,其中90%是Ⅱ...
干細胞是人類重要的生物資源,近年來,干細胞作為新興的醫療技術發展迅速,對多種疾病的干預治療效果較為顯著。通俗來講,干細胞就像是生命的種子,是一種可以自我更新和再生的多功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具有修復各種組織功能和再生器官的能力,被醫學界稱為“萬能細胞”。干細胞在臨床應用上是非常廣泛的。目前干細胞治療與以下的10種疾病有關系。01心臟病修復受損的心臟組織目標:利用干細胞修...
膝骨性關節炎(KOA)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行性疾病,多見于中老年或膝關節損傷,與衰老和關節損傷有關。關節軟骨因其缺乏神經和關節微血管滋養,在發生退行性改變后很難自愈或修復。常見癥狀為膝關節漸進性疼痛,關節腫脹或強直,活動受限,并不斷加重。有研究報道,全球60歲以上人群中,男性發病率約10%,女性發病率約18%,約80%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行動受限,約25%患者導致殘疾。傳統療法只能緩解...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實際上,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在突發前都有一些身體上的先兆,只不過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針對這些不良信號,我們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了解身體亞健康,避免釀成大禍。測一測你是不是已經亞健康了(1)“將軍肚”早現,25~50歲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標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冠心病的伴侶。(2)脫發、斑禿、早禿,每次洗發都有一大堆頭發脫落,這是工作...
春節期間,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美味佳肴擺滿桌,熱鬧一場接著一場,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然而,對三高人群來講,春節也是一個不小的劫。“三高”的定義三高就是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總稱,“三高癥”又被稱為“富貴病”,已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極為普遍,且發病人群已經呈現年輕化趨勢。01高血壓早期主要癥狀表現包括了耳鳴、心悸、頭痛、頭暈、眼花、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無力手腳...
我國是肝癌大國,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2020年最新全球癌癥負擔數據顯示:我國肝癌新發病例41萬例,肝癌死亡病例數39萬例。近7成肝癌患者發現時都已經是中晚期,生存期很短,如果不治療只進行護理,平均壽命只有三個月到半年時間。圖源網絡01為什么大多數肝癌發現就是晚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肝臟的代償功能太強大。人類的肝臟有左右兩個葉,主要由肝細胞組成。當然它還有其他類型的細胞...
近年來,隨著再生醫學的發展,以干細胞移植為主的“再生醫學”療法已成為治療肝臟、腎臟疾病最具潛力的治療手段。
自閉癥到底是個什么鬼孤獨癥譜系障礙(ASD)簡稱孤獨癥,也稱自閉癥,是一組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范圍狹窄以及重復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發育性障礙,在普通人的眼中,自閉癥就是“自我封閉”的代名詞,但這樣的認識并非準確。自閉癥表現在不同程度上的語言交流障礙,行為、感知、情緒管理異常,智力和認知缺陷等諸多方面。這種與常人的 “不同”, 往往讓自閉癥患兒和家庭陷入痛苦和絕望。據Autistic...
你知道嗎?全世界大概有9%~12%的成年人正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腰痛,更有約40%的人在一生中曾被腰痛折磨。有的人是因為懷孕。有的人是因為上班久坐,20歲的年齡,60歲的身體。《職場久坐族調查白皮書》的調查報告顯示,30歲以下的年輕人是“職場久坐族”的主力,職場白領人均久坐的時間長達8小時。而程序員和媒體人尤甚,在調查中,40%的媒體人和50%程序員表示,他們久坐的時間會超過10個小時,嚴重的...
老年糖尿病(EDM)是發生在老年人,因胰島β細胞遭受破壞及外周組織胰島素抵抗所致的胰島素合成與分泌相對或絕對減少及缺乏所致的慢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其中二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約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左右。其發病率隨增齡而增加。當前臨床降糖藥物治療與干預難以維持血糖長期穩定,也無法避免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發展。近年來,科研人員發現,干細胞是一類具有高度增殖、多向分化、再生修復及自我更...
間充質干細胞( MSCs) 由于其強大的再生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成為近些年研究人員的研究熱點,并成為目前再生醫學中常用的成體干細胞。間充質干細胞特性MSCs是來源于骨髓、外周血、臍帶血、胎盤等組織的一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干細胞。在不同的誘導條件下,可分化為多種組織細胞,并具有造血支持免疫調節、組織修復等作用。它可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及生長因子促進造血干細胞的增殖與分化。MSCs...
生命源于細胞,終于細胞,健康于細胞,衰老于細胞,甚至疾病都是因為細胞!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不但是身體沒有疾病或虛弱,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而據專家介紹,中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健康定義的人群只占總人口數的15%,與此同時,有15%的人處在疾病狀態中,剩下70%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通俗地說,就是這70%的人通常沒有器官、組織、功能上的病癥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覺...
神經系統疾病是指發生于中樞神經系統或周圍神經系統的以感覺、意識、運動等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卒中、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漸凍癥)、多發性硬化癥、亨廷頓病、小腦萎縮、脊髓損傷、外傷性腦損傷等。該組疾病發病機制仍不明,至今無特效療法。從發病開始,患者的生存期一般為3~5年。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療方法來延緩疾病的發作、減緩病情發展、延長生存期并最終減輕疾病負擔。目前臨床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