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3日,國際知名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刊發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鄧宏魁教授的最新研究結果,揭示了關于干細胞治療糖尿病的實驗進展及研究成果。4月13日晚,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發表我國干細胞制備技術重要突破,北京大學鄧宏魁教授團隊,首次在國際上報道使用化學小分子改變人類體細胞,獲得新一代的干細胞制備技術,未來可用于治療糖尿病、重癥肝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在...
近幾十年來,糖尿病(DM)已成為全球主要的公共衛生保健問題之一。據報道,2017年全球約4.25億成人患糖尿病,預計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人數可能會達到6.29億。糖尿病在成人患者中具有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同時也是心血管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此外,它還會誘發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和終末期腎臟病等不同器官的并發癥,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糖尿病是繼腫瘤、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人類非傳染性慢性病。數據顯示,我國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為II型糖尿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的數據顯示,到2017年,全球2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達到4.249億人;到2045年,總人數預計將達到6.286億,中國糖尿病患者已近1.3億。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后另一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糖尿病是以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慢性代謝疾病,當胰腺產生不了足夠的胰島素或者人體無法有效地利用所產生的胰島素時,就會出現糖尿病。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2017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數已達4.25億,其中三分之一為我國患者。近4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活方式西方化和人口老齡化,肥胖率上升,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長趨勢:截止至2017年中國糖尿病人數已達1.14億,其中90%是Ⅱ...
2022年3月4日,由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整形外科學科帶頭人金培生教授及其團隊領銜負責的“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足創面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啟動會召開。這是全國第一個獲批的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足研究項目。自2015年國家衛健委開展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審批以來,徐醫附院成為江蘇省第二家能夠開展干細胞臨床項目研究的醫療單位。近年來,干細胞移植用于治療腦缺血、...
糖尿病是繼腫瘤、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人類非傳染性慢性病。數據顯示,我國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為I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發病機制復雜,常見于中老年人,肥胖者發病率高。在并發癥上,相比于1型糖尿病易引發的視網膜、腎和神經病變,II型糖尿病還易發生心、腦、腎、足或肢體血管動脈硬化性病變。目前II型糖尿病的控制方法主要有生活方式干預、口服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等。這些傳統的治療方法往往無法阻止糖尿病的...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主要類型有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其中T2DM患者>85%。近年來T1DM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每年增加3%~5%)。全世界青年T1DM患者(<20歲)超過100萬,按照目前的趨勢繼續發展,預計每年將增加10萬。什么是1型糖尿病:T1DM也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自身免疫缺陷或者遺傳等因素所致的體內胰島β細胞耗...
1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統破壞了產生胰島素的胰島細胞,患者依賴胰島素治療。但長期胰島素治療仍然不能避免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并且胰島素用量過高會導致低血糖發作,嚴重者可以威脅患者生命。雖然目前胰島移植可以有效治療1型糖尿病,顯著降低糖尿病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但適合胰島移植的胰腺供體嚴重短缺,極大限制其廣泛應用。人多能干細胞具有無限增殖和分化為功能性細胞的潛能,這使其有望用于包括1型糖尿...
老年糖尿病(EDM)是發生在老年人,因胰島β細胞遭受破壞及外周組織胰島素抵抗所致的胰島素合成與分泌相對或絕對減少及缺乏所致的慢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其中二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約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左右。其發病率隨增齡而增加。當前臨床降糖藥物治療與干預難以維持血糖長期穩定,也無法避免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發展。近年來,科研人員發現,干細胞是一類具有高度增殖、多向分化、再生修復及自我更...
光陰荏苒,歲月匆匆。2021年已經過去了,2022年匆匆到來;在2022年里,干細胞移植技術在再生醫學領域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其中干細胞移植技術在治療糖尿病的研究成果中也是可圈可點,同時也說明了干細胞移植技術治療糖尿病的方法獲得了各國的支持,由此證明干細胞療法治療糖尿病前景可期!2021年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臨床研究成果進展2021年2月Vertex開始VX-880實驗性治療1/2期臨床...
2021年是胰島素發現100周年,它的出現拯救了上千萬人的生命。但胰島素的出現并不是一場純粹的勝利:它沒有真正治愈糖尿病,后者至今仍是一種與痛苦相伴的慢性疾病。1型糖尿病患者就需要終身使用胰島素來維持其血糖水平,因為其體內的胰島β細胞無法自己產生胰島素。機體沒有了胰島素,血糖水平就會異常升高,所以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依賴外界胰島素才能活下去。雖然胰島素治療能夠控制患者的血糖,但只能起到治標不治...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T1DM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每年增加3%~5%)。全世界青年T1DM患者(<20歲)超過100萬,按照目前的趨勢繼續發展,預計每年將增加10萬。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報告,到2040年,糖尿病患者將從2015年的4.15億增加到6.42億。1型糖尿病特征1型糖尿病是一種T細胞調節的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細胞攻擊胰島β細胞使其出現功能受損,致使人體無法自行合...
目前全球有4.63億糖尿病患者,而且人數還在不斷上升。按照增長趨勢到2045年,全球將有7億糖尿病患者,全球平均增長率為51%。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高血糖為主要表現,可導致心臟、腎臟、眼底、大血管等全身各臟器與組織的并發癥,最終功能減退或衰竭。隨著時間推移糖尿病會對自身的多種組織器官以及系統帶來嚴重的損害,尤其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等具有慢性損害以及功能障礙。糖尿...
以干細胞技術為代表的“再生醫學技術”,是繼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之后的“第三次醫學革命”。干細胞能夠在體內分化和形成任何組織,并能夠自我復制產生更多的干細胞,是近年來國際醫學前沿重點發展領域。這樣先進的科學研究,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好消息!又一干細胞項目通過備案2021年10月20日,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科研團隊申報的“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足創面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研究”項目,順...
1型糖尿病(T1DM)是由多因素誘發的器官特異性的免疫性疾病,T1DM主要因為胰島 β細胞的進行性被破壞,最終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和調節障礙。T1DM患者往往在診斷時已有70%~90%的胰島β細胞被破壞,需要終生給予外源性胰島素替代治療。△ T1DM發病機制:胰島β細胞受損,導致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造成目前胰島素的給藥途徑和血糖監測的進步在對糖代謝的控制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時...